返回第七十四章 成亲(第2/3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延州终是养育他这个身体的所在,而且还有新纸呢,若是到了渭州,离得太远,联系就不那么方便了。如果程勘不邀请,王巨肯定随张载去渭州的。然而程勘邀请了,王巨不由地有些犹豫不决。

    想了许久,王巨才拿定主意:“若是程公不刁难我,弟子就回延州吧。”

    “也好,老夫再说几件事。如果你成了缘边四路安抚经略使,会不会比范公、文公、庞公、韩公他们做得好?”

    “恩师是指什么方面?民生,军务?”

    “军务。”

    王巨明白了,敢情张载看到自己在王家寨那一战打胜了,以为自己有军事天赋呢。这么多年过去,老师依然是一个鹰派哪。

    “恩师,弟子不敢打保票,再说朝廷能授我这个官职吗。”

    “如果有那一天,你尽量去争取,军队屡战屡败,士气低靡,于是不思进取,胡作非为,逼得朝廷不得不陆续增兵,导致国家冗费严重,民不聊生,这成了我朝最大的弊政。”

    如果能风风光光的打几场大胜仗,西夏老实了,不敢入侵,陕西就不用驻扎那么多军队,而且士气提上来了,那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王巨心中苦笑,老师,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制度不改变,就算收取了河湟,北宋照样灭亡。

    但这是老师的寄托,王巨点头道:“若有那么一天,弟子一定要努力争取。”

    “记得你曾对我说过一句,刀不会杀人,杀人的乃是执刀的人,即便杀人,也要分杀好人与杀歹人。你心思多,老夫也不排斥,你急功好利,老夫也不排斥,但要记住老夫的一句话,心要持正。”张载又说了持正二字。

    “弟子记住了,”王巨正襟危坐道。

    “上了考场心不能慌,一慌自己虽有所学,都不能发挥出来,先将心静下,然后想好了再写答案。”

    张载这是在讲考试时的经验了,王巨想乐,这个就不用你教啦,但不得不装作聆耳倾听的样子。

    郭氏端上茶水,问:“官人,这个小家伙想好了没有?”

    “他要回延州。”

    郭氏伸出兰花指,敲王巨的脑袋:“怎么啦,长大了,翅膀硬了想飞了?”

    当然,这是玩笑。

    “王巨,你还记得你拜师时老夫说的话?”

    “弟子记得。”

    “仁。”

    “义。”

    “礼。”

    “智。”

    “信。”

    “温。”

    “良。”

    “恭。”

    “俭。”

    “让。”

    “忠。”

    “孝。”

    “勇。”

    “谦。”

    “廉。”

    “君子温润,温润如玉。”

    王巨说完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

    …………

    “三郎,王家小郎回延州了,不久也要进州学。”李万元拍着尤滔的肩膀说道。

    延州教育落后,因此州学快成了放牛班,有人读成了书呆子,有人却读成了二流子。学子也不少,有近两百名学子,但大多数时候不到一半学子在听课。甚至有人一读能读四五年,比如尤滔与李万元,尤滔都成了亲,看样子他妻子不生下孩子他是不会毕业了。

    “真的?”边上几个学子凑上来问。

    现在的王巨不再是两年多前的王巨,名气可不小,当然是虫还是龙,未来这一年内三关的考验便能看出来,若过去了,便是蛟蛇化龙之日。过不去,也不过是一个略略有名气的士子。

    “他在哪儿?带我们去。”尤滔道。

    王巨正在搬家。

    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