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章 无常(第2/3页)  金陵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正是心思多的时候,衣服上多了个褶子都要苦恼半天。不必理会,过几个时辰身边有其他的事发生就会忘了。

    她笑着让碧玉给周少瑾布菜:“今天的鲥鱼做得好,你尝尝。”

    这才三月,寒碧山房的菜谱上已有了鲥鱼。

    寒碧山房的饭菜可真好!

    她要是在这里住上两年,不知道回去之后会不会不习惯啊!

    周少瑾胡思乱想,小声地问:“池舅舅不和我们一起吃饭吗?”

    “他去送张承玉了。”郭老夫人笑道,“就算是回来吃饭,那也是午后的事了。”

    周少瑾点头,直到用过午膳,陪着郭老夫人喝了杯茶,郭老夫人面露倦色要去休息,程池还没有回来。

    她只好起身告辞,回了嘉树堂。

    关老太太笑着问她:“郭老夫人都说了些什么?”

    周少瑾道:“问太太明天有没有空,若是有空,就请她吃饭。”

    关老太太看着时辰不早了,道:“那今天就不留你了,你回去后记得给我也回个信。”

    周少瑾没有立刻就走,而是问关老太太:“我想留在嘉树堂,您能跟我爹爹说说吗?”

    关老太太喜出望外,忙道:“你放心,我已差了人去给你父亲送信,最多这两天就有消息了。”

    周少瑾松了口气。

    还好没有拒绝池舅舅。

    若是父亲同意她留在九如巷,她要回保定府,池舅舅得花多少功夫啊!

    不过,她今天没有遇到池舅舅,池舅舅行事又雷厉风行,怕就怕她前一刻说要回保定府,后一刻池舅舅就开始想办法了。保险起见,她还是写封信给父亲好了。

    周少瑾见过沔大太太之后就回了家。

    李氏听说郭老夫人要请她吃饭,意外之余不免有些欢喜。

    她在金陵人生地不熟的。又惦记着留在家里的小女儿,日子实在是有些难熬。能去九如巷做客,既可以讨好周镇,又可以解闷,一举两得。

    李氏差了李嬷嬷提了几匣子点心去了九如巷。

    周少瑾则和李氏说着体己话:“……听外祖母的意思,是想让我继续住在九如巷。若是外祖母开了口,父亲一定不好回绝,毕竟养恩重于生恩。我恐怕不能随着您回保定府了。”

    她满脸的遗憾。

    李氏讶然,又觉得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当年若不是关老太太坚持。周少瑾姐妹就去了南昌府。

    在这件事上没有她说话的份。

    她讨好地笑道:“老安人把你们姐妹当掌上明珠似的,舍不得也是常情。二小姐不妨安心地在九如巷再住些日子,等到过年的时候,我派人接了二小姐回家团圆。”

    周少瑾也的确想去保定府探望父亲。

    她笑着称“好”,和继母说起了妹妹周幼瑾:“长得像谁?会不会走路了?我上次给她做的衣裳她能穿吗?我想再给她做几件冬衣,您看衣服的尺码要不要放几寸……”

    等到李嬷嬷回来的时候。就看见周少瑾和李氏亲亲切切地在那里说话,若不是隔着辈份,倒像对姐妹似的。

    ※

    第二天,周少瑾和李氏去寒碧山房做客。

    唐老安人、李老人、洪氏、姜氏等人都出面陪客,家里请了长高班里的高惠珠来唱折子戏,四宜楼热热闹闹的。服侍的妇仆路过都会放慢了脚步听几句。

    周少瑾却被程笳拉到了四宜楼的点心房里说话:“……你说,我到底怎么回李敬啊?”

    “我怎么知道啊!”周少瑾道。见不时有仆妇从点心房的门前路过,道,“我们去四院楼外面说话好了,这样子避在门后若是有人躲在哪里我们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