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这不是送吗(第2/3页)  世子很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陷入此等困境。

    如今仔细复盘,宋暨已经察觉到了不对。

    最开始,玉玺的消息忽然出现在幽州,许不令也在那时候,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幽州。

    宋暨听到这个消息,必然怀疑许不令是为了抢玉玺,不管是真是假,都会加以提防。

    为了提防西北的肃王撕破脸,宋暨才会调动关中军前往西侧。

    而后江南忽然发生叛乱,宋暨知道还有其他藩王插手玉玺的事儿,所以调动自己的亲兵,南下平叛。

    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间点,北齐忽然就从中间入了关,时机恰到好处,说没人从中推波助澜,宋暨不信。

    可现在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有人布局,事已至此,最重要的是给文武朝臣一个解释为什么一东一西的调兵,把中间空出来?

    往东调兵是为了平叛,这个是可以理解。

    但往西调兵,怎么和文武百官和天下人解释?

    宋暨总不能说手上这个玉玺是假的,幽州出现了真玉玺,许不令也在幽州,所以调兵防肃王打关中。

    这消息说出去,不出事儿也得出事。

    不说调兵原因,只是默认提防肃王,也不行。

    现在肃王老实着,太原出事儿了,为了提防藩王连边关都不顾,你这皇帝不是疑心病过重、顾头不顾腚嘛?

    这几乎是个死局,宋暨没法解释为什么忽然把重兵调去西线,宁武关失守、回援不及的锅背定了。

    宋暨摩挲着手指,听完了官吏禀报的战况,沉默良久,开口道:

    “宁武关到晋中,七万兵马,即便没有援军,连一天都守不住?”

    大殿中鸦雀无声,显然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宰相萧楚杨,稍微思索了下,上前一步:

    “北齐先锋全是骑兵,又时逢年关,边军有所疏忽在情理之中,目前应当已经开始集结残部反攻。”

    新晋太尉关鸿卓,作为武官之首,由宋暨一手提拔,刚上位不久便遇上这么大乱子,可以说遭了无妄之灾,铁定得给天子背锅。

    不过关鸿卓对于边军战力,还是很有信心的,此时想了想,开口道:

    “萧相所言极是,恐怕很快就会有捷报传来……”

    这种没营养只是安慰人的话,此时说出来显然有点不合适。

    宋暨本就积压了一肚子火气,不好骂执掌百官的萧楚杨,对于亲手提拔的关鸿卓,可没有太多的客气,声音带着几分怒意:

    “捷报?晋中已失,太原城后路已断,三十万大军入关,太原城两万兵马怎么守?吕梁抽不出多少援军,凭着分散在各处关隘的五万兵马,还能反推回去不成?这时候能有什么捷报……”

    “报捷报”

    宋暨正怒气冲天的说话,大殿外忽然有驿使飞马赶来,手中举着信筒。

    战时连朝会都不解散,宫中不能骑马的规矩自然也没了。

    文武百官正等着宋暨发泄怨气,忽然听见一句‘捷报’,都给了愣住了。

    天子刚说没捷报,你当场就报捷,是想抽天子的脸不成?

    关鸿卓本来低头老实挨骂,听见“捷报!”一个趔趄,都给整懵了。他只是顺着萧楚杨的话,劝劝天子罢了,怎么捷报还真来了?

    满眼怒火的宋暨,还伸着手指,听见声响话语一顿,差点没噎死,表情瞬间变了好几下,也是心智过硬,才没站起来骂人。

    不过,现在军情紧急,既然传回来的是捷报,那也没什么丢人的。

    若是当场被抽嘴巴,就能听到边关大捷,宋暨巴不得关鸿卓再抽他几下,把这烂摊子赶快摆平了。

    文武百官回过神来后,连忙转头看向了冲进来的信使,眼神都很热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