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0章进水(第2/3页)  北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等到仁寿年间**兄弟争位其他皇子陆续被贬再加上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崩殁让前隋国策趋于保守未能利用好那一段黄金时期。
    再到杨广登位前隋的策略开始和神经病一样变来变去。
    一乎专注于突厥一乎又着眼于西域再然后又转到了高句丽的身上杨广本人更是东跑西颠一会想起修洛阳一会又想起修运河的没个定性。
    不论是突厥王庭还是西突厥王帐都借这个时间段再次强大了起来可惜可惜。
    所以说大唐在如何对待突厥上面肯定无法像前隋那么游刃有余需要另辟蹊径封德彝的建议最让人心动之处就在于此。
    “嗯有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做好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这样吧鸿胪寺那边正接待突厥来使无暇分神。
    西突厥来使便由门下省来接待鸿胪寺那边有何进展也直接报于门下即可。
    回去之后再想想有谁可堪重任能充当使者出使突厥的都荐上来之后几年使者往来是免不了的这方面的人才要多加关注”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又道:“国子和长安书院可以设下些科目为此做些准备出去了连突厥人说的话都听不懂那还当什么使者?人家骂人你都不知道还当人家夸你呢那岂不成了笑话?”
    这就是下了定论了最后还开了句玩笑三个宰相脸上都露出了些笑容封德彝立即奉上马屁还是至尊想的长远云云。
    倒是萧禹开始找补“至尊说起这个当年与突厥通商的人颇多也许可以寻来用一用另外就是隋末战乱时许多人北逃至突厥。
    如今天下已定外逃之人陆续归来也能甄别任用至于扔在突厥任职者更可以交通往来善加笼络日后许有大用。”
    李破欣慰的点着头你瞧瞧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听了这个他不由便想起了当年在云内城下大破突厥兵马的时候那些围城的大多便是前隋降将当时瞅着挺气人的然后下手就没留情。
    现在想想不如多捉些活的回来经过了这一场战乱熟悉北边草原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少了更不要说西突厥到过那边的人现在估计也就裴矩等寥寥数人而已。
    其实说是经营西域可真正到过那里的人没几个其中九成九还都是些商人。
    在这方面突厥要比中原人更为主动也不是因为别的什么主要是他们文明程度不够所处的环境还很恶劣所以物产不足需要跟中原通商来获取所需。
    你看不管是西突厥还是突厥王庭派来使者都是带着通商的使命而来中原作为正经的供货商就稳如泰山中原要的是扎扎实实的疆土和影响力。
    所求并不相同却也能达成一致因为通商是和突厥交往的基本条件。
    如今朝中倒也不是没有去过突厥的人物兵部郎中掌管军情司的谢政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倒霉蛋当年在营州那边任职中原一乱他们便都依附了突厥。
    后来作为突厥使者来到晋阳便留了下来很快便成为了李破的情报头子之一。
    再有就是阿史那庆云现在改名叫元庆了那是正经的突厥人。
    他娘的北边还有那么内附的突厥部族十几二十万人在那里摆着甚至很多突厥人已经变成了大唐的府兵找几个死心塌地为大唐效力而又有些才能的突厥贵族出来简直轻而易举嘛。
    呀这么一想的话李破真想拍自己脑袋一下阿史那容真姐妹等人可是西突厥处罗可汗的子孙怎么能把他们忘了呢?
    莫非是听了一曲高山流水让水进脑子了吗?
    这一支西突厥族人现在扎扎实实的自己人虽然来到中原也有些年了并不清楚如今西突厥的状况可对西域应该很熟悉才对。
    再加上阿史那泥孰等西突厥叛将西北估计也有这样的人活下来吧?据说之前都在枹罕居住。
    李破思绪连篇中深深的皱起了眉头产生了些自我怀疑。
    可用的牌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