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电影发展方向(第2/3页)  金钱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的钱,其他地区的政府不是傻子,能眼睁睁看着你渭阳人赚钱?

    长贵直接下了定论:服装基地建成,生意也做不成。

    张宽很是激动,那赶紧告诉赵书记,立即停工,免得造成更大损失。

    长贵呵呵地笑,“就凭我三两句推断,妄想拦下十亿元的大工程?坐观其变,服装基地做校服不赚钱,落在你手里,一样是下蛋金鸡。”

    张宽起初不明白父亲话里的含义,一夜过后,有了财神爷传授的致富法门,脑洞大开,原来,钱可以这样赚啊。

    ......

    电影《渭阳警察》在国内院线上映,票房糟的一塌糊涂,并不是电影不好,而是宣传造势不行,一部片子要获得票房成功,从开机起就宣传造势,大导演大明星,各种花絮各种内幕吸引眼球。

    渭阳警察有什么?小导演新明星,根本没有所谓的宣传造势一说,且故事情节算不上新颖,无非是弘扬正能量,没什么新意。

    国内院线不行,但在三秦大地以及西北地区却取得了极好成绩,原因无他,这片子打的就是本土影视的名头,里面一水儿的关中方言俚语,不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根本听不懂。里面一些人物的塑造也非常成功,比如公安局局长经常开会拍桌子,大骂锤子!

    看似降低了局长形象,却让观众感觉亲民,该局长由萧文成自己扮演,本来人就生的英武不凡,再加上角色本身的正直勇猛,获得观众赞赏,一度成为渭阳本地的妇女之友。

    林市长在总结会议上说,这部片子获得如此成绩,我们应该高兴,毕竟是第一部影片,渭阳影视还在摸索阶段,下一部肯定会拍的更好。

    至此三秦影视就下了基调,主攻本地人的喜好,拍出本地特色。就好比韩国日本,他们国家虽小,但电影却很强大,中国人听不懂?没关系,有字幕。

    三秦电影也走这条道,先把本地观众讨好,再考虑其他地区,听不懂没关系,有字幕。

    而且对于题材上,也要有所创新。最起码,得拍些硬货,观众们喜欢看的,看完会热烈鼓掌的。

    有人提议,现在老百姓对政府没有好感,是不是拍一些政府正面形象的电影?比如,渭桥收费站事件。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叫王宝生,跟王宝强只差一个字,但比王宝强丑多了。他是西影毕业,负责编剧。

    这个提议把会议室的人都搞懵了,渭桥收费站事件是个特例,当初几千农民对抗警察,发生冲突,是流血事件,政府不得已才取消了收费站,如果这部片子拍出来,全国其他地区的收费站怎么办?

    因为这部片子的影响,难道其他地区的公路都不要收费?

    领导们都很慎重,这个题材不能拍。

    王宝生站起来,情绪激动,“为什么不能拍?这是政府干的好事呀,又不是拍政府欺压老百姓,收费站的取缔,老百姓难道没有敲锣打鼓送锦旗?林市长你当时在任,温泉镇老百姓送你的万民伞难道不记得了?”

    万民伞,是古代好官才有的东西,伞上面许多绸条,上书送伞人的姓名,绸条越多,代表赞颂该官员的人越多。

    渭桥事件后,林市长的确收到一个万民伞,直径三米,用胳膊粗的槐木做支架,一指宽的绸条密密麻麻,全是村民的名字,这把伞被放在渭阳博物馆,上面写明了是老百姓送给林市长的。

    为这事林市长高兴了好一阵子,上级领导却没表扬,开玩笑,你渭阳公路不收费,其他地方还在收呢。

    王宝生道:“纵观全世界,比我们国家富得,比我们国家穷的,公路都不收费,我们为什么要收?政府这么做是不对的,如果把国家的公路比喻成我们国家的血管,那一个个收费站,就是血管中的肿瘤,他在堵塞血液流通,就拿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