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节 天地一方(第1/5页)  血唐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供奉章怀太子祠堂外的石墙被艳阳烘烤了一整天,月出初始,仍是暖而明亮。夕阳散尽,已近酉时,山雾寂静,像一张透明大布,被夜幕洗涤,褪下颜色,纯粹洁净。山水倒挂在夜空中,星斗如鱼,闪闪游荡,仿似天地只存一缝,镜衬相应,美不胜数。

    祠堂之内,黑洞悠悠,烛光暗淡,殿内画像高高悬挂,徒留四只倒影。

    卓雅得知老人年岁,不禁叹道:“呜!老先生要比我大一百岁呢,真是不可思议。”

    唐生哽咽再三,转念思索,镇定道:“老先生如此高寿,难道当年与我祖上章怀太子是旧故?”

    老人纹丝不动,声色跳跃道:“回殿下,老朽当年任东宫詹事,章怀太子在偶有见面,并不相熟,而太子亡故,老夫守祠已有五十年,与太子也算神交了。”

    唐生双眼一瞪,迟疑片刻,长揖而拜道:“后生无眼,失礼了,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老人只觉鼻梁涩涩发痒,伸手抹去印堂酒水,放在舌尖舔了舔,满足笑道:“老朽宇文孝直,贞观十五年进士。”

    “贞观十五年?”唐生有些不知所措,噎了噎嗓子,威严道:“宇文先生替祖上守灵数十载,唐生定会上报朝廷,到时陛下必有重赏。”

    “殿下严重啦!老朽先不说,殿下若是诚心孝顺,今夜有所裁决,明日便当离开此地,进京面圣去了。”宇文孝直手指地面,说得一板一眼。

    唐生又是一惊,回头望向文若,见文若也是满脸错愕望着自己,当真被这老神仙弄糊涂了。卓雅不声不响走上前来,贴着唐生耳后说道:“这百岁老人说话颠三倒四,活像酒鬼,却能料事在先,难不成是个算命先生?”

    卓雅本是细语碎声,不料宇文孝直耳聪能听,笑笑道:“老朽一百多岁,再无这般能耐,岂不真成了人间恶鬼?”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支朱紫色葫芦,拔开盖子,自饮一口,润润喉头。

    “宇文先生,还请不吝赐教。”唐生虔诚,单膝跪在地上,低头求教道。

    “简单,简单,殿下无需行此大礼,若想官复原爵,只需进京面圣就是,何需顾忌那些?”宇文孝直啜了啜口中残留酒液,津津有味说着:“殿下父王姚州失守,皇帝暧昧不救,料敌我悬殊,再难归为版图。二十年前,老朽听闻西宁王治藩之谋,是以‘不屯兵以成藩,不积粮以供敌’,得皇帝首肯,如今身死报国,若说有错,那也是错在帝王。皇帝怎会有错?你父王忠烈,是皇帝亲侄,舍命守住朝廷颜面,皇帝再是无情,思定边陲民心,不会惩处,必会重赏于你。”说着,宇文孝直回过身去,指着殿外左手边方向,说道:“三日之前,老朽已书信巴州刺史,调人来遣,今日午时,刺史已派遣下人至山下,随时恭送殿下入京。殿下若信任老朽,今夜拜过祖宗,明日一早,便启程归朝,老朽余日无多,愿在此日日诵佛,为殿下祈福寿数。”

    “这。”唐生一时语塞,难以回答,皱眉看着文若,又望向卓雅,神色略显恍惚道:“宇文先生,容我三人商榷片刻,本王再行定夺。”

    “甚好。”宇文孝直喝下一口葫芦中酒,似睡非睡,顷刻又昏迷过去。

    唐生拉着卓雅文若,走出祠堂,文若卓雅方才也听了宇文孝直之言,皆各自思量。方才宇文孝直之言,文若反复思索,觉着并无破绽,自知时机已然成熟,再三思虑,上前说道:“兄长,请借一步说话,贤妹,请在此稍后。”说着,文若拉着唐生手背,出了祠堂。

    卓雅装作不以为然,也想上去偷听几句,无奈文若唐生走得太远,故而作罢。唐生与文若站在祠堂之外,头顶星空爽朗,唐生见文若眼中似有不舍,直言问道:“贤弟为何忧愁?”

    “兄长。”文若长揖哽咽,缓缓抬头道:“兄长既已脱险,不日返回长安,弟弟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