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3章 :千古女皇(十一)(第1/6页)  珠玉在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敬业曾经以为李宸当日在不羡园与他说的一番话,是因为她认为自己的兄长们无能,想要取而代之。

    太后之心,人人皆知。

    李宸说她只能保证太后百年之后,这万里江山依旧姓李。

    可姓李的万里江山,是李贤?李旦?李显?

    ……还是李宸?

    李敬业不禁扪心自问:事到如今,纠结这些,还有用吗?

    如今朝堂之事,都是太后说了算。年后又有太后祭天,感谢上天赐予洛水神图,各种祥瑞层出不穷,太后上位已成既定事实。

    他甚至为此事前去请教过阿妹的家翁程务挺,当日李显被废,程务挺功不可没,即使裴炎处死后,太后对程务挺也颇有忌惮,不像过去那般信任,可终究还是一边防范一边重用的。

    李敬业私下也问过程务挺,若是太后登上帝位,会如何?

    程务挺沉默了片刻,认为平民百姓并不会在意谁在那个位置上,他们只在意自己是否丰衣足食。而太后又与先帝并称二圣十余年,她还是皇后天后之时,就颇有贤名,如今当了太后,即便是她登上了帝位,在大唐百姓眼中,大概也就是跟民间的大户人家一般,老爷子去世了,于是老夫人当家作主,替儿子们保管家业。可老夫人终究不是妖怪,也会驾鹤西归,到那时候也还是会把家业还给儿子们的。因此太后要登上帝位,纵然前无古人,可也并非是那么难以接受。

    木已成舟,他即使心中有不满,似乎也不能做些什么。

    他如果不能为李宸所用,接下来大概不会被重用,最好的结果是被踢去边疆继续吃沙,比较不好的结果或许会将他流放,再不好的话……李敬业想起了在房州的庐陵王李显,以及叔父李思文在流放岭南的途中被土匪抢杀……他觉得自己并不想知道再不好会如何。

    千头万绪,百般滋味,其实到最后,都免不了要妥协。

    与其向太后妥协,不如向李宸妥协。

    李敬业沉默了半晌,话到了嘴边又吞回去,这般反复好几遍之后,终于跟李宸说道:“敬业……愿为公主所用。”

    李宸闻言,笑了起来,“将军能想明白,便是再好不过了。若是将军再不明白,永昌可就打算让悟云大师前来与将军谈经论佛乃至人生哲理,好让将军别太过想不开。”

    李敬业:“……”

    其实在李宸心里,李敬业已经是无路可走了,他这些年来多少把柄在她手里,他又受了她多少恩惠。俗话说施恩不望报,可她不是那么高尚的人,她在李敬业身上花费了多少心思,她就希望能够能到多少回报。

    当然李敬业可以宁死不从,但他并不是那样的人。李敬业是天生就识时务的人,从前只是还没逼到份上,因此他得过且过。而她也暂时不想动他,因此才任他逍遥。

    但该要他做事的时候,他还是逃不掉的。

    像李敬业这样的人,即便是骨子里不认同女子干政,也不会比他在仕途上能否得志来得重要。他当初在不羡园并未对她的问题明确拒绝,李宸心中就清楚这一点。

    什么事情都说得这么直白这么机关算尽,场面上未免有些过不去,因此李宸又跟李敬业说道:“将军真想报效家国,便该懂得顺势而为。你堂堂英国公,又一身好本事,搁在哪儿都会有用武之地,只是永昌希望将军,可以走得更快更好一些。”

    李敬业并未捅破公主的幌子,顺势笑道:“公主言重,敬业不敢当。”

    李宸转身,含笑看着眼前的李敬业。其实很多事情,如今并不适合与他多说些什么,李宸一直认为不论是狄仁杰这些万民敬仰的好官也好,来俊臣那些十恶不赦的酷吏也罢,形形□□的为官者,李宸没见过一千也遇到过八百,她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有空间施展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