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二十一章用心(第1/3页)  清穿崩坏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的丰恒,比起跟着丰离学史时,更加地忙碌了,丰离让他去了解在外人的眼里,大清是什么,他便开始与朝中的传教士接触,在听着那些人用着不甚流利的汉文说着他们国人对大清的憧憬时,一开始或许丰恒还会觉得很是自豪,但在把这样的情况转叙给丰离时,丰离勾起一抹冷笑,饶是丰恒也不住打了个冷颤,他问丰离为何发笑,丰离却第一次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想不明白这个道理,阿恒,你是出不了海的。”哪怕是丰离勾起了丰恒出海的决定,但丰离此时的语气,带着些许怜悯,原不甚放在心上的丰恒,不得不正视。

    倒是康熙隐隐地知道丰离与丰恒说了出海的事儿,对于丰离让丰恒去追问远道而来京城的传教士那些古怪的问题,原还有些奇怪,但是,随着那么多的人一致的表示对大清的憧憬,竟然有人说东方的神秘古怪,黄金满地,遍地珍宝,无数的人都想来到大清,想要将这里的黄金宝贝,据为己有。

    康熙心中有些猜想,但始终觉得不该如此,最后还是想着让丰离为他解答。

    “出海的事儿,打算交给禘儿来负责吗?”丰离教丰恒读史,那么长的时间,康熙又怎么会不知,在他看来,他的想法是与丰离一致的,读史能使人明智,所以这半年来,他亦曾多次为丰恒解惑。可他同样也察觉了丰恒这些日子来的低沉。但自从丰离单独与丰恒聊了一下午之后,他又发现丰恒完全变了一个人,眉宇间尽显大气,所有的阴翳皆一扫而空,举足间成熟了。稳重了。

    丰离教导丰恒,似母似友,在很多的时候,丰离会提出一些问题,而让丰恒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告诉丰恒答案。有些时候,康熙很是不喜丰离与丰恒亲近。但不得不承认。他有那么多的儿子,却没有一个会像丰恒亲近丰离那样的亲近他们的额娘。

    “且看阿恒的决定的。”康熙以为她与丰恒说出海,只是让丰恒接手海上的相关事情。怕是康熙完全想不到,她真正的打算,是让丰恒出海,去闯大清之外的世界。丰离思虑再三。这件事,暂时不能告诉康熙。至少在丰恒没有想明白前,不能说。

    “为何要阿恒问来清的传教士,大清在他们眼中是什么?”康熙握着丰离的手,带着疑问地问。丰离不答反问道:“在皇上眼中,这些传教士是什么?”

    康熙还是第一次被人问到这个问题,顺口答道:“不过是蛮夷之后。慕大清之名,前来学习而已。”

    “权利金钱可动人心。皇上以为区区蛮夷,不必放在心上,是吗?”丰离一语道破了康熙心底的意思,其实哪怕人人都说他喜好传教士,喜欢跟他们学习他国的东西,但在康熙的心里,他依然看不起那些人,如他所言的,不过是蛮夷而已,他不屑于这些人。

    康熙能骗得过所有人,但其中,绝不包括丰离。“阿离以为,不是如此吗?”

    或许,便是康熙这份自傲,哪怕他隐藏得再好,终究还是会显露出来,以致于他的儿子,他所亲自选定的继承人,同样也看不起那些他们口中的蛮夷。为此而埋下百年后的悲剧。

    看出了丰离那不甚认同的一笑,康熙挑眉问道:“阿离不认为如此?”

    “皇上曾与沙俄交战,皇上以为,沙俄兵力如何?”丰离问起了往昔之事儿,康熙脸色一凝,大清与沙俄交战,虽是得胜,然其中所费的人力财力,死伤之人数,皆不在少数。

    “在皇上以为蛮夷不足为惧,自以为大清为天朝上国,轻视他们之时,皇上觉得,大清在不断强大,难道他们就会原地不动,不曾练兵铸器?不曾习习大清的长处,不曾想要将大清,纳为己有?”如果对他说出这些话的人不是丰离,康熙必然早已叫人将架出去,或杀或禁,治他一个扰乱人心的罪名。但是,眼前的人是丰离,丰离从来不是无的放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