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9章 绝不妥协(为新书求支持)(第1/4页)  帝国的朝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帝国一书快要结束了,在是否写一战的问题上,无语也曾考虑过,但是在完成一战的布局,也就是中德俄奥联盟的情况下,一战的结果几乎是没有悬念的,实在是没有写的必要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为世界持久之和平,美国、英国以及法国希望中国立即撤出停泊于墨西哥外海的舰队,并停止对墨西哥的外交讹诈。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提出的善后条件无疑是极为恰当的,三国认为,对“托雷翁事件”的善后处置,应交由一个中立且公正的多国机构处置……我们相信,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将得到圆满的解决”……

    当这份趾高气扬的外交公函由三国大使递交给外交大臣的时候,时任外交大臣则是用愤怒而又激动的口吻说道。

    “这是最后通牒!”

    是的!

    或许,对于他们而言,这只是一份很“普通”的外交公函,但是实际上,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不仅仅只是最后通牒,这根本就是一种羞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与“托雷翁惨案”一般,这一记响亮的耳光,使得中国人看清了西洋国家的嘴脸,进而断然放弃了对于和平的希望。

    直到今天,在欧洲依然存在着一种言论——假如当年中国做出一定的让步,也许1500万青年就不会化为尸骨,凋零在人生最精彩的年货。

    但是他们显然忘记一句中国的老话“士可杀不可辱”!”

    《走向战争》

    没有任何疑问,7月15日,就是英、美、法三国的对华外交通文发出之后的第二天,包括《东亚日报》在内的数十家报纸上均以头版刊登来自三国的“最后通牒”。

    是的,中国人把这视做“最后通牒”,来自西洋国家的“最后通牒”

    在报纸上发出这份报道之后。整个国家的空气变得有些沉闷。愤怒的情绪在这个国家四亿六千万民众的胸腔中激荡着。或许,他们永远都不能理解这种情感,对于极好“面子”的国人来说,“托雷翁惨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而现在的“最后通牒”同样也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碎了国民对于西洋国家,或者说对于和平的最后一丝幻想。

    战争!

    在《东亚日报》的头版头条上,醒目黑体大字,似乎是在提醒着人们,这或许是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后的选择了。

    除了战争之外,我们还能选择呢?

    “我们——绝不惧怕战争!纵是死亡,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将尊严的面对!但——我们绝不妥协!”

    从上午九点开始,举国上下数以千万计的青年人,这些青年可以说是国民教育下成长的第一代青年,他们或许只有小学,甚至初小文化,但却并不妨碍他们已经成长为国民,与受旧时代影响普通国民不同,这些年龄不超过二十岁的青年,无疑是真正的第一代——中华帝国的第一代国民!

    真正意义上的国民!

    也正是这些青年,他们第一个站了出来,这些穿着校服、工装以及各色服装的青年人们,此时都有一个共同标志——他们无一例的胸佩白色纸花,在城市的街头、广场上汇集着。他们似乎是在为这个国家哀悼着,数以千万计的国民无不是悲愤万分、痛不欲生。

    为什么会如此?

    是因为无边的耻辱,或许,他们未曾经历过不平等条约的羞辱,甚至在过去,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不平等条约,但是现在,列强的最后通牒却让他们倍觉羞辱,曾经高呼和平的人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