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3章 一个不放过(第1/2页)  宋起波斯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金秋10月的到来,平定整个“华夏故土”的行动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_-< 书海阁 >-)对此倒并没有更多的作战行动,仅仅只出动“华夏虎贲军”的三师之众。

    其他各军,这时已经纷纷在“华夏故土”沿岸登陆,他们将如同5支利箭一样,横扫整个“华夏故土”。事实上在进军初期,步兵为进入各个城市维持秩序。并在已经完成了训练的接收小组入驻,并初步建立起警察、消防以及国民警卫队系统之后。军方就会彻底脱离城市,甚至在将来他们没有受到各行省的邀请时,都不会进入城市。

    请大家相信,这不会是太过于困难的事情。“华夏帝国”用半年的时间,使用大量的物资来准备这一项行动。例如各城市里的接收小组,都有大量的罐头、粮食,作为以工代赈的支付手段。当然,他们也携带了大量的黄金、货币,作为当地官方银行的基础。

    这些东西此刻正因为商品的输出,以及钦察汗国向“华夏帝国”支付的,来自扶桑人的财富。包括了粮食、各种金属材料以及所有的金银物品。这些大宗物资换取的是华夏帝国的连射火枪和火炮、战马、盔甲,虽然钦察汗国付出了一些伤亡,但他们的收获是巨大的。

    最少就钦察汗国阿速台汗而言,在钦察汗国有了大量的运回去的女人与幼儿。相信那都是未来的钦察人,最少他们不必因为人口的问题,而担心什么。-< 书海阁 >-(

    大量的金银进入“华夏帝国”的中央银行,变成了黄金储备。并由于黄金储备的增加,货币的发行量进一步增加。而且值得说明的是,因为商业交换的发展,世界迫切需要一种相对稳定而又通行的货币。就眼下来说,自然是“华夏帝国”的金钱更稳定些。因此不知不觉当中,“华夏帝国”的钱币,正在成为世界通行的货币。

    像是赵伏波这样的人当然不明白那代表着什么,但宫紫那样的女商人自然清楚。尤其在读过“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藏书,并通过与马丁交流之后,华夏帝国的金融系统就被确立了起来。

    基本上是华夏帝国“皇家银行”为基础,私人银行为辅助,来启动“华夏帝国”的金融业务。至于过去的银号、钱庄,自然都要死在这些银行的竞争之下。

    不管怎么说,接收小组与华夏军一起上岸,迅速接收了大量的县城、府城。随后按照特工们提供的信息,对官员们进行抓捕,一时之间被接收了的县城以及府城之中哀嚎声不断。当然这样的杀戮,是在各地的法院之中,按照《华夏律》进行审判之后进行的。

    除过起初不多的几起小的骚动之外,面对“华夏军”的驻防部队,以及接收小组迅速建立起来的警察以及“国民警卫队”的镇压,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同时结合着对各地贪酷之官的审判,也进行了大面积的法治宣传。

    事实证明,那些骚动的人,无非都是些即得利益者。他们与那些被镇压的狗官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但问题在于各个接收小组只认《华夏律》,犯了法就得受审,审了该死那就谁也救不了。

    令人不得不惊讶的是,那句在“华夏帝国”里广为流传的话——全杀了没有一个冤假错案,在这里还真的被体现了出来。不但狗官们各个贪酷,甚至那些手下的衙役、官差等等的人,无一不贪、无一不腐。但《华夏律》是下得去刀子的,且不讲什么法不责众,也不讲什么狗屁“水清则无鱼”之类的屁话。

    他们只信一条,化工厂里的污水,那是养不了鱼的!别不服气,“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用现实的实验来证明过。无论炼油厂还是炼钢厂里的污水,都只会毒死鱼而已。

    甚至他们公开向百姓们宣扬,《华夏律》就是天,逆天者就得死!很短的时间里,不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