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3章 极大的风险(第1/2页)  宋起波斯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贺齐到底比赵旭更懂得打仗,最少他是一个战将,不似赵旭还要应付那么多的勾心斗角的事情。**《》*随着贺齐安排的侦察骑兵出动,赵旭就只好呆在贺齐的大营里,与他一直等待消息回来。

    “唔,留一个千人队,沿着我们的边界巡逻。倘若发现宋军的异动,一是要飞报旭爷,同时要准备好战斗。倘若宋军出动,则进行骚扰之战,尽力迟滞他们的行动!”

    看着贺齐短短的时间就安排好了一切,赵旭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不久之后,回到豪宅里的骑兵带回来哈桑的回信。那里哈桑已经用大车围了起来,而且队派遣了所有的“飞燕iii型弩炮”来给赵旭助阵。至于那种深重的铜炮,他留下来协助防御赵旭的豪宅。

    “嗯,这个哈桑也有些本领,短短时间就用大车与沙袋搞好了防御,想来就算有人攻向那儿,用烟花也就能够向我们报警了。现在就只看你这里骑兵侦察的结果了,这一次如果可以的话,贺.龙卫与我狠狠的教训他们。这些混蛋东西,没有一个值得信的!”

    对于赵旭对哈桑的表扬,贺齐只是冷淡而几乎轻不可闻的“哼”了一声。无论他们实际上如何,他与军师哈桑始终是处于“敌对”方面的,所以任何时候都应该看对方不顺眼才对。赵旭对于贺齐这稍有不恭的反应,只是淡淡的一笑。手里的大扇子摇了几摇。

    如同所有讲究御下技巧的,具有“王.八之气”的人一样,他同样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将领关系太好,那样反而会让他担心起来。同样这只是表明,赵旭是个读书读傻了的笨蛋。事实上,中国古代讲究的这些事情,不过是一种制约平衡的手段,这与三权分立在本质上是几乎相同的事情。只不过一边是形成了法治,另外一边却始终在人治手段里脱不开身。

    而赵旭也就是读出来了手腕与心计,事实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真正精髓差着十万八千里之遥。

    “贺.龙卫,不必,不必!哈桑军师不过是个守家的人,这一次的大战却是要看你的本领呢!”

    赵旭轻轻的用话把贺齐的地位抬起来,毕竟眼下的的仗却是要将军们来打的。至于哈桑,在战场上他的用处就没这么大了。就在这时,贺齐派出去的手下,传回来了消息。贺齐手下,同样使用灯光信号,只不过相当简单而已,不像是华夏帝国的信号塔传递的信息,那么复杂与明确。

    但在战场上来说,却也已经足够了。为了对赵旭表示尊重,贺齐并没有看报告,只是递到了赵旭的手中。这让赵旭很满意,在他来看这些细节才表达了将领们对他是否忠诚的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愚蠢的问题。因为忠诚何处来,只问一句倘若劝降一个“华夏军”的将领,需要什么样的代价。忠诚,事实上不过是人心所向的问题。忠诚问题频发的统治者,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比方说一个国家、民族的政府,当公信力尽失的时候,上到高官下到百姓就根本没有什么忠诚可言了。

    比方说大明末年、大清末年,面对入侵以及农民起义,哪里谈得上忠诚问题呢?所以与与其说忠诚问题,不如说是公平问题。而说公平问题,不如说是法治的问题。就好像一个高官的儿子,靠着喊“我爸是叉叉”可以减轻刑罚的叉叉朝,到哪里去寻找忠诚呢?别找了,心凉了,哪儿也找不到的!

    看罢了情报,赵旭的头上立即早冒出来一头的冷汗。此刻他回想起自己刚来时候,倘若贺齐听了自己的命令,带着大军一同出动,恐怕此刻早已经落入到万劫不复之地了。

    “唉,幸亏,幸亏有你贺.龙卫,不然只怕要落到陷阱里去了!”

    贺齐这才从赵旭手中接过报告,当他看过之后同样心中暗中侥幸。

    事实上,此刻距离齐千被围的城堡那儿10里之地,正埋伏着一支大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