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章 心已经凉了(第1/2页)  宋起波斯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确,是出了事了。但没有出在这里,而是出在了临安的大宋朝廷里。

    原本余玠与蒲金书在夔州的交换,是以那些“先进”的武器为前提的。同时,又派遣了人护送着那些进行武器到临安去,目的是让他们看看,因为这样的武器,他需要更多的军费。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当时宋慈在这儿审的第一案,就造成了轰动效应。宋慈作为余玠任何的夔州提刑,自然有权利来重审旧案。事实上当时那个小厢军的家里,原本是个相当殷实的农户。家有田地十余亩,虽然不富得流油,却也可以照常度日。只是本村财主,与县太老爷有着儿女亲家的关系,轻易霸占了家里的良田。

    当小厢军的父亲气不过,告到县官那里的时候,自然就是刁民了。倘若按照流行的说法就是“不明真相的刁民”,县官自然不敢管知府的事情,随后报将上去把小厢军的父亲打了个诬告良民。重打80大板之后,又气又伤的父亲就一命呜呼。孤儿寡妇,自然更加没有了活路。

    这样的事情,在大宋这个时代里那是常常会发生的,也根本不值得奇怪。然而,蒲金书离开家之后,就到了费莱凯岛赵伏波的手下,他哪里看得惯这样的事情。而且按照《华夏律》来审,那结果就不必说了吧。

    宋慈审罢之后,当知府吴大用与县令被拉下去杀头的时候,原本余玠还想讲讲情的。然而,当一枪被崩开脑壳的时候,红的血,白的浆,立即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而令夔州百姓们最开心的莫过于,宋慈审得明白,而那位蒲大青天,也根本不会什么官官相护的那一套。

    无论多大的官,多富的户,也无论有多少案犯。没有什么法不责众,也不讲什么刑不上大夫。只要违反了《华夏律》,该杀头一点也不含糊。令百姓们更加高兴的是,原本一些小罪,但在《华夏律》里规定的,官员犯法比照平民刑罚提高倍处罚。

    这一来,夔州的官,居然就被杀完了,一个都没留下来。原因很简单,这里大宋的狗官们,全都是蛇鼠一窝,没有一个屁股下面是干净的。原本余玠还指望蒲金书能够遵守“法不责众”之说,还要激起所谓的“民变”。但当抄了官员们的家,引来官员的家属们集合了家丁,到蒲金书所在的大宅前闹事的时候,他们可就真的犯了法了。

    因为蒲金书以及身边的人,他们是“华夏人”,他们有不容任何人侵犯的“天授权利”。因此不等蒲金书下令,海军陆战队立即出动,包围之后分清哪些是看热闹的,哪些是狗官家属之后。立即就让所有人明白,法不责众,已经是一个永远不会再出现的事情。

    “不管多少人,只要违了法,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华夏军”士兵的脑袋里,就这一句,没别的。“华夏人”的“天授权利”不受威胁与侵犯,他们既然纠集多人,那么就怪不得“华夏军”手黑了。当余玠闻讯赶到时,他惊讶的发现,蒲金书的手下当真就把这些人全部押到城墙边上,进行了集体枪毙。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余玠惊讶的发现,“华夏军海军陆战队”手里的武器,一次可以继续射击20发子弹。

    面对几百人的杀场,他知道大宋完了!尤其那些狗官的家属以及他们的得力爪牙被枪毙的时候,夔州的百姓们报以的是如同海潮一般的喝彩之声。面对这样的情况,余玠只能摇头叹息。别说赵伏波是大宋皇族的血脉,就算不是,这样的人也不是朝廷挡得住的。

    只看杀人现场,百姓们发自内心深处的欢呼,他就知道人家的手段根本是不屑于与朝廷争什么天下的。因为面对快枪与大炮的时候,天下不必争,根本争不过。人家的手段是夺取民心,只看这夔州百姓的反应就该知道民心所向了。

    “其实余大人不必担心,你不会以为我们华夏人只在您这里做事吧。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像我手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