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八章 铁血丹心(第1/4页)  重生之小说巨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生如戏的比喻之所以是错的,就是因为戏剧虽然脱胎于生活,但始终遵循某种既定的文艺逻辑,表现在技法上,就是伏笔、铺垫或者烘托等。比如,男主在某年某月某日许下一个承诺,必然要在某年某月某日之后实现它,而之后故事的主线就要围绕这个悬念来进行铺陈,直到最后男主达成这个愿望。

    而真正的生活呢,彼世界的柳敬亭曾在高考的百日誓师大会上喊出“我要上北大”这句嘹亮的奋进之语,三个多月后,他考上了南方一座普通的重点大学。

    同理,不久前,柳敬亭对林天阁说,我会一直压着你抬不起头,结果,人家现在写了一首横扫各种排行榜的歌词,并且十分坦诚地向古庸生递了一招。

    不接招,那就等于是默认被打脸;接招,则存在两个疑虑,一,古庸生未必能写出那样的词,甚至写出来了,又未必能取得那样的成绩,到时排行榜上被压着,仍是被打脸;二,无论输赢,海洋都会紧抓古庸生的出招不放,进行新一轮的宣传。

    捆绑宣传妙用无尽,向来是网络推手、公关高手们乐此不疲的手法,韩朔和薛慕亮一路到现在,声名经年不衰,除了两人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之外,也从这种互相比对的宣传中获益不少。

    当然,《射雕》之后的古庸生再不是那个能被负面新闻轻易左右舆论导向的畅销书作者,而是一个蕴藉了大家气象的少年宗匠。这和彼世界金庸先生的地位变迁不谋而合,那时,正是《射雕》一书的横空出世,才最终奠定了金庸先生武侠巨匠的地位。

    “海洋是不是把所有宣传预算都用在这首歌上了?可是,你们真的确定一首歌上了几个榜,就表示林天阁逆袭了吗?”

    “我现在奇怪的是,如果现在林天阁出来扭了几段秧歌,然后叫板古庸生。是不是也意味着逆袭?”

    “稍微有点理解力的朋友也看得出来古庸生那句话的意思好吧,林天阁当初是带着小说《唐剑》背叛得《匠录》,古庸生的那句话显然是针对这件事而发,如今林天阁弄了一首歌就嚷着逆袭。这不是偷换概念吗?”

    “还是觉得对比两个电视剧的最终收视率比较靠谱!”

    “更可笑的地方在于,林天阁是怎么确定古庸生写不出更牛的歌词的呢?”

    大家的讨论很快被引到“古庸生也能写出同样精彩的歌词”上面,因为《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就是出自古庸生之手。

    网络上的争论非常繁杂,但是往往也十分简单,比如两部同期上映的电影,网友可以从故事、配乐、情怀、演员、服装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互较优劣,这种争论的结果基本都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是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情况会非常复杂。

    至于简单的部分,直接看两部电影的最终票房即可,简单粗暴,让一切反驳和争论都失去力量,如:

    “这部电影主要是为了对潜藏在暗处的人性进行不遗余力的拷问。不是一部看过就过的爆米花电影,要注意其中的情怀。”

    “这部电影卖了十亿!”

    再如:

    “这部电影剪得凌厉狠辣,故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故事通过男女主人公的三离三合,充分传达出人们在面对既定命运时的无奈,特别是……”

    “这部电影卖了十亿!”

    所有新人导演被媒体和同行广泛关注到。绝对不是因为他拍了一部有深度有力度的电影,而是他拍了一部卖了很多钱的电影!

    讽刺的是,很多媒体一边喊着“唯票房论会害了我们国家的电影”,一边把头版头条给那些票房最高的电影。

    舆论的最终走向,会情不自禁地偏往实力较强大的那一方。

    所以,这次林天阁的挑衅在很大一部分人看来。最完美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