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关于“施里芬计划”(第5/6页)  大唐西域少年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法前进了,在9月9日总参谋部接到了第二集团军已经开始后退。被毛奇参谋总部的全权代表的参谋总部情报处长亨奇上校下令第一集团军撤退。虽然部队撤的井井有序,部队仍然保持教好良好的士气,但是最高统帅部却弥漫着绝望绝望。德国参谋军官鲍尔上校,记下了一场难忘的情景:“绝望的惊慌严重地支配着全军,或者更正确地说,支配着较大部分领导人。看来……最高统帅部惊慌得最厉害。毛奇完全垮了。他坐在那里,苍白的面孔凝视着地图,对一切感觉都无反应,成了一个绝望的人。”这一场败仗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粉碎了史里芬计划。

    虽然这时东线方面“帝国双塔”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为德国赢得了坦能堡之战,但是他和马恩河一战相比较前者为战术性的,而后者则为战略性的。前者除了提高兴登堡的地位,使德国参谋本部认为迅速击败俄国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以外,就再无其他的战略性结果。对比的说来,马恩河会战在战术上却只能算是一个局部性的成功,但其战略性的结果却是十分的巨大。他宣告着德国速胜思想的破产,由此欧洲便被拖入了战壕战的深渊,无数的人力物力被丢进了战壕的无底洞中。

    诚如我们所看到的由于小毛奇的自作主张削弱了原计划在右翼的力量,并且在战争中指挥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使计划受到了损失。但是史里芬计划本身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假使按照原计划真的在六个星期之内把法国击败,然后再设法与俄国之间寻求一个妥协的和平。但是这时还有一个英国他仍然会继续打下去,就象在拿破伦时那样。速胜的理念仍然不能得以实现。所以说无论毛奇计划还是史里芬计划都缺乏大战略的构想。他眼中的战争是纯粹“意念”化的战争。他的计划虽然是军事计划,但却颇象一个把欧洲当作大舞台的剧本。他不仅要求己方的部队按照自己的“剧本”行动,还事先假定对方的行动也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行动。殊不知战争中有太多的因素是他所预料不了的,而敌人也不可能按照他的剧本一直演下去。所以他的计划的最终流产也就是无可避免的了。但是无可否认的就军事思想上来说他却是有着极大的创造性的。事先策划一个如此庞大的“砍尼”,其规模和创新思想可以称的上前无古人,而后来者。二战时期的曼施坦因计划也是大受其影响。军事理论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

    小说和施里芬计划的关系:

    在小说中,由于主角的出现,原本安西军单独面对黑衣大食的怛罗斯之战,被提前到大食内战尚未决出胜负的天宝八载,唐军的力量也有所增加,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的力量都出动了。但由于高仙芝和王正见从属不同的派别,两军并未合兵,而是分攻石国南北,摆出了首尾照顾互相呼应南北夹击的阵势,迎接黑衣大食的进攻。

    如此,黑衣大食陷入和德国一样的战略困境。如果按部就班攻打拓枝城,必然会遭受安西北庭内外夹击。

    为了突破困局,黑衣大食得到葛逻禄提供的情报后,绕道北上,避开实力雄厚的安西军,集中重兵包围怛罗斯城,欲图闪击北庭军。如此打算,和施里芬计划中快速击败法国是一致的。

    与德国的遭遇一样,黑衣大食本以为胜券在握,但北庭军在主角的帮助下,拥有配重抛石机和希腊火等利器。黑衣大食久攻不下。

    安西军得知北庭军被围后,高仙芝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并未借刀杀人,而是快速北上救援。如此,黑衣大食将再次陷入夹击之中。正如德国在马恩河战役遇到阻碍,无法实现快速击败法国的战略安排一样。

    察觉到危险后,黑衣大食开出足够的诱惑,拉拢了葛逻禄部,让其彻底倒戈,伏击了安西军。这如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