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卷帝国东升第一百零五章北京城中(第2/3页)  明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状元不愧是状元,一手字写得工整漂亮,王福看得满意,盖上印玺,自有内侍将其拿出电报房,用电报快速发出,这份圣旨最后还是会交到当事人手中,只是那时早过了期限。

    沙皇的死让王福感觉到几分伤感,几千来来,农民历来是最受压迫的人群,但一旦被压迫的忍无可忍时,爆发出来的力量足可以改天换地,埋葬一个辉煌的王朝。中国的汉唐莫不如此,如果没有自己,大明亦是埋葬在农民起义之下,满清只不过捡了一个便宜而已。

    这使得王福对于大明目前的情况更加警觉,通过向外移民,大明的土地矛盾得到最大的缓解,地租已经降到一个极低水平,可以说基本不存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风险。

    但并不是说大明就没有矛盾,宗族与基础官府权利之间的矛盾、工人与工厂主的矛盾,传统观念与新型机械生产之间的矛盾……

    由于大明处于工业领先者,工厂有丰厚的利润,工人工资比种田要高许多,工人与工厂主的矛盾目前并不明显,倒是经常出现宗族势力与基础官府对抗的情况,这些地方又多半处于落后地区,一不小心就造成官逼民反的局面,让地方官府十分头疼。

    不过,这种冲突头疼归头疼,却不会酿成大的动乱,只要官府下了决定,宗族根本没有抵抗之力,关键是时间问题,王福相信,只要经济得到发展,这种宗族势力会自然而然的瓦解。

    倒是工人与工厂主之间的矛盾不得不作提防,一旦工业发展停滞,或者是陷入经济危机,工人与工厂主的矛盾就会化成主要矛盾,皇帝的脑中有着无数后世的历史经验教训。

    这些年,大明已经陆续颁布了《工人福利法》、《工人雇佣合同法》等数部保障工人的法律,基本上涵盖了工人的各种权利,这些法律刚开始出台时,遭到了不少反对,但在皇帝坚持下,反对声还是渐渐消散,皇帝就是大明最大的工厂主,全国几乎所有重工业都有皇室的股份,既然皇帝都愿意自己的利益受损,其他人又还有何话可说?

    对于朝廷颁布的这些法律,工人自然是欢欣鼓舞,大声称赞皇帝英明,王福自己也是得意万分,只是回过神后,王福还是发现了这些法律的敝端,相对于工厂主来说,工人可以说属于绝对弱势,如果没有一个为工人说话的机构,这些法律能否落到实处是一个大问题,不能落到实处,再好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

    要想找到一个为工人说话的机构,那么工会无疑是最好的组织,对于是否引工人组建工会,王福心中却充满矛盾,工会固然可以为工人争取权利,也有可能兑变成一个反对朝廷的组织。想想自己的后人有可能被工人冲进皇宫杀死,王福就感到有点不寒而栗。

    作为一个穿越者,王福自然知道历史的发展,皇室不可能一直象他一样掌握着实权,这即是对百姓的不负责,更是对他身后的不负责,君主立宪才是大明最好的出路。

    沙皇的死,却让王福意识到,工会组建的朝流终究不可能阻挡,与其以后被动进行,不如主动采取行动,对工会进行规范,至少不能让以后的工会将矛头对准皇室,看来这次回京后,有必要再颁布一个《工人组织法》。

    在北京又停留了数天,七月十五日时,王福离开北京,继续向北巡视,由于北方铁路才刚开始修筑,这次巡视只能和以前一样,靠马匹和双脚走路,护送皇帝车驾的队伍浩浩荡荡的穿过北京城。

    看着皇帝的车驾离开,城中百姓目光极为不舍。

    “唉,皇上这就要走了,怎么不在北京再住几天啊。”一名满脸横肉的壮汉望着车驾道。

    “皇上真是圣君啊,连这样粗鄙之人都对皇上念念不舍。”一名士子听到壮汉的话,忍不住感慨的道。

    “哧。”的一笑,旁边一人道:“王秀才,你不要被他骗了,他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