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四十七章僵持(第1/3页)  明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黑之后,整个山海关的清军全部肃清,入城的明军展开了血腥的一面,城中除数百名被满人充当奴仆、婢女的汉人外,其余人全部被处死,这座天下第一关在经过满人五年的统治后,重新回到了大明手中。

    第二天,当附近的小贩,普通百姓挑着菜、肉、鱼等普通生活用品进城后才愕然的发现山海关换了主人,只是退缩也来不及,当他们忐忑不安的进城后不久,所有人都变得兴高彩烈起来,他们所挑的东西都被明军高出以前市价二成收购,尤其是疏菜,更是越多越好,捏着手中比以前多出二成的银钱,所有人都喜笑颜开。

    这些附近的菜贩是关宁集团搬迁后因为种种原因留下之人,大部分属于老弱病残,大明与满人在关外交战数十年,他们每家都有人死在满人手中,只是吴三桂自引清兵入关,他们与满人的血仇不得不压下,为了生活,还不得不种出各种菜疏买给满人,只是却不代表他们会忘记与满人的仇恨。

    如今大明军队重新回来了,一出手就将这些满人全部剿灭,而且买卖公平,比满人更高的价格收购他们的疏菜,对于他们来说,是双喜临门,唯一不便的是村里村外的道路都有军队把守,除了进城方向,其余地方一律不准去,未免有点给人监视约束的感觉。

    不过这些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个时代本来就闭塞,大部分人一辈子到过最远的城池就是附近的山海关,甚至有一些人连村子也很少出过,明军的行为只是刚开始让他们有一点不习惯,几天之后,大家都已习惯起来了。

    天津,双方大军已经对峙五天了,整个天津外围数十里,密密麻麻全是军队的营帐,按照双方各自宣称的人马,足有百万大军将在这里决战。

    对于王福来讲,多尔衮愿意在天津与大明决战,当然是最好不过,天津靠着大海,自己完全不用为后勤操心,仅此一项就可以抵十万大军,多尔衮选择在天津作战也有自己的考虑,天津离北京才二百里,同样有利于他们的后勤供应,而且天津地形虽然复杂,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滩涂都有,不过天津城经过四年的经营,足可以比得上任何一座坚城,城外开阔处又适合骑兵攻击,这无疑是一个好战场。

    这场战争将彻底决定中原归属,胜则有可能一统中原,败则可能最终连自己的性命也要丢掉,尤其是满人,更是可能有灭族之危,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战争,无论是王福还是多尔衮都不得不小心翼翼。

    开始的战争无疑极为烦闷,双方只是派出小股部队试探,各自寻找对方的弱点,清军背靠坚城,毫无弱点可言,明军虽然无坚城可靠,可是挖沟掘壕,很快就把营盘修得如铁桶一般。

    开始清军还能沾点便宜,可是后来几次清军就攻击营盘都吃了一个闷亏,多尔衮只得放弃偷袭营盘的打算,每天只是出动小股部队与明军交战,双方人数最多的一次交战也不过万人,这次交战,明军发挥出火器的优势,数百门火炮一起开火,数轮就将清军的一万人马炸得死伤惨重,从此多尔衮再也不敢出动大部队,每日的战争规模维持在千人以下,双方互有损伤,不过,总的来说,清军的死伤是明军的数倍,只是清军死伤的大部分是绿营兵,满人也并不在意。

    转眼间,这种僵持的状态就过了一月之久,天气变得炎热起来,这对满人来说无疑是不好的消息,满人耐寒不耐热,而且战马在热天不能久乘,否则很容易倒毙,满人的出动变得更少,只出动部份绿营兵应付明军的骚扰。

    战争打成这样,对于王福来说是比较满意的,他自认自己最多是中人之资,并不是什么天生将才,虽然组建参谋部,可以时时得到参谋部的提醒,只是与那些在战场上浸泡了一辈子的名将还是有很大差距。

    与左良玉的大战,实属自己先知先觉,又加上左良玉突然身死,才取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