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燕云乱 第九十四章 北望(第2/5页)  宋时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号召力的时候,耶律大石会北走投奔耶律延禧,而他萧干坐拥四万人马,天下之大,哪里不可以去?

    这个时候,轻易消耗自己手下实力,才是最不智的事情。

    且相持着看看罢!自己有一月以上的军资积储,这燕地风云变幻,在一月之中,也必然会见分晓!

    正默默寻思之间,又见一队远拦子哨探飞一般的驰过来。他们却是从西面过来的。每个人都是风尘仆仆,看来是不眠不休,兼程赶过来的。前头亲卫拦住喝问几句,便放远拦子领队过来。

    萧干心中一动,只是勒马等候。就见那远拦子领队飞也似的驰过来,尚在远出就已经翻身下马,前冲几步行礼:“回禀大王,俺们是领燕京西面,北面远拦子哨探小队,前日发现宋军轻骑约二百,已经北渡温榆河,不知是要包抄俺们后路,还是去向何方,俺们只是远远的瞭住了,如何处置,请萧大王示下!”

    众人都是一惊,宋军居然派出一支兵马,远远的迂回向燕京的西北面?宋军作战风格,大家都已经见得熟了,保证后方接济供应,缓缓持重而进。这等大范围的迂回,再不曾在宋军身上见过。在这个时代,其实这种大范围的迂回机动作战也是最为艰难的。无论是后勤供应,还是通讯联络,对于农耕民族为主组成,又先天缺马的大宋军队来说,是艰巨得难以完成的任务。

    现在宋人,竟然分出了一支军马,迂回得那么远!可是规模偏偏又不大,只有二百骑左右,不管干什么,都是不够。最多起个警戒作用,他们又在警戒什么?

    麾下将领,都看着萧干脸色,有的人已经跃跃欲试准备请战了。当面宋人前军,萧干不许他们南渡挑战,这二百骑宋人孤悬敌后,正是可以轻易吃掉的一支人马,先用他们祭祭旗也好!

    萧干却是神色凝重,沉吟半晌才挥手下令:“多调一队远拦子,紧紧盯着他们!没有某的将令,谁也不许向他们挑战厮杀!只是看着他们如何行事!”

    “大王!”

    顿时就有人按捺不住,就要请命。萧干却是神色坚决,只是指向南面:“这队宋人不足虑,只要看着就成!俺们的重心,还在这高粱河!传某将令下去,大军加快行动,就在今日,将营盘设立,静候宋军大队前来!俺们等着和宋人做最后决战!”

    ~~~~~~~~~~~~~~~~~~~~~~~~~~~~~~~~~~~~~~~~~~~~~~~~~~~~

    “刘相公,前头就是涿州!”

    传骑飞也似的来到刘延庆的座前。环庆军和胜捷军并立北向,他们从雄州出发,北渡白沟河的时间也不过只是比萧言前出高粱河的时间晚上一两天而已。

    官家在汴梁关切前方战事,因为萧言带来的转机而兴奋得难以自已。也因为涿易这场奇功而让朝中势力产生消长变化。不知道多少人,还要凭借这场战事稳固他们的地位,谋求更多的好处,或者默默的等待着变化转机。在这场战事得利一方如童贯蔡攸等,一反当日的消极,只是拿出了全副心力督促全军出发!

    河北征募的敢战士,只是扫数补入了环庆军中,将刘延庆所部补充完整。童贯一道道将令发下来,只是督促刘延庆速速北上。蔡攸和童贯更是压逼河北数路的转运使,将无数的物资军械流水价的送过来,更有大笔犒赏开拔银钱,只是发将下来。

    刘延庆暮气再重,这个时候也只有打叠精神,以最快的速度整顿好环庆军和拨归他节制的胜捷军,祭旗北上。

    宋军大队,又非辽人气象可比。大队大队的步卒,仿佛充塞满了视线。宋军旗号多,金鼓多,车子多,辎重多,只是铺满了道路,喧嚣着只是向前。毕竟是北上而不是南退,加上此次又是下定决心雪耻而来,宋军士气,也高涨之极,嘈号之声,接地连天般的响动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