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2章 必守的底线,避不开的渤海(第2/3页)  超级农业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sp;虽然之前一度引起“涉嫌垄断”的争议,但一个个加入嘉谷系合作社的社员,住进了一幢幢翻新的房屋内,开着一辆辆崭新的小汽车,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是做不了假的。

      这对于“自古行船半条命”的渔民来说,动心是迟早的事。

      齐政翻着薄薄的分析报告,笑道:“这是个不错的开局。”

      不过,陈哲年显然不是这么认为,他咳嗽一声,道:“boss,让渔民们通过合作社入股我们的海洋牧场,是怕筹集的资金不足吗?其实我觉得无需如此,从投资机构代表对海洋牧场的考察来看,资金问题不是最大的问题。”

      说白了,将组建渔业合作社作为海洋牧场计划的一部分,在陈哲年看来,完全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年初的合作社违约事件不就是证明了这一点吗?人心越杂,越容易引起幺蛾子。

      踏踏实实与大资本合作不香吗?起码越是大资本,越是注重契约精神。

      齐政兀自摇头道:“让资金来源多元化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原因,关键之处在于,海洋牧场的大规模建设,绝不仅仅是一盘生意,更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现实生计问题。”

      “我就说一点,现在我们的海洋牧场只有那么几个,倒是容易驱逐不请自来的渔民。但如果按照计划中海洋牧场覆盖万里海域,你怎么防?一边是渔业资源枯竭,国家不断压缩海洋捕捞产能;一边是70多米深的大海,有30多米厚都是鱼……换做是你,会干一票不?就算你防护得来,也会疲于奔命。”

      陈哲年愕然,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这种情况。

      齐政略显严肃道:“如果是在远离海岸的海域建海洋牧场,或者以大型养殖工船为核心的深远洋养殖‘联合舰队’,让大资本主导投资都没问题。但在近海的海洋牧场,我们必须做到‘与民共赢’!”

      顿了一下,齐政意味深长的看了陈哲年一眼,道:“要不然,国家凭什么批准万里确权海域给你?”

      陈哲年的喉头蠕动了两下,也不吭声了。

      有一点他是明了的,万里海域的海洋牧场,即使是企业行为,也脱不开国家力量。

      不是说你建得好就能让你“圈下”整片海域的,更别说是调动政府资源配合你的扩张了。

      毫无疑问,他被齐政上了一课。

      ——嘉谷之所以为嘉谷,就在于有些底线始终不动摇。

      好歹是嘉谷高层之一,这一点他是有体会且身体力行的。

      譬如海洋牧场的“生态优先”底线。

      老实说,嘉谷的海洋牧场建设中,若一味追求单一物种的养殖,可以肯定的说能较快实现增产,但与此同时也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带来负面影响。

      要实现生态优先,海洋牧场的建设主体就必须尊重海洋和大自然。嘉谷守住了这个底线,包括坚持“先场后牧”,即先搭建牧场,再合理牧渔;包括尊重“不请自来”的候鸟群……

      不过大概是因为海洋事业部的生产基地大多远离大陆,陈哲年对另一些底线体会不深。

     &ems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