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存神练气(下)(第2/3页)  无限杀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间闲游,仰望浮云,俯视流水,忽然若有所悟。然后苦思七日七夜,这才猛地里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学至理,终成一代大宗师。佛道两家,殊途同归,原本并无分别。故此达摩老祖的《易筋经》,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身小天地,天地大宇宙。宇宙穹苍,阴阳象化,四季流转,万物莫不互有感应。这种感应作用在我辈凡夫俗子身上,就是所谓的‘内气’了。内气行游周天,衍生出雄强之力,便称呼为内力。故此天下家各门各派的内功,归根究底,无非就是感应天地之法。

    内力不比筋骨肌肉的力量。其有质无形,捉不住、摸不着、看不见。故此修练内力,首先须得心中澄明,一尘不染。然后以意念存想导引,静心内观,方能反照空明。要达此境,各家各派自然也各有妙法。但以老衲看来,其法门皆不如《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

    三摩地者,乃梵文。华文即为‘定’。既是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者。由定而生慧,以慧练气,只要功夫到家,自然就能神通俱足。好了。现在徒儿你就先尝试定心存想,待得有了气感,然后再将这股气按照图谱所指示的线路运行。”

    陈胜恭声答应了。随即平心静气,先摒弃杂念,尝试让自己进入定境。其实以往他也不是没有做过类似的尝试。但无论怎么试怎么折腾,来来去去,纵使白费力气,并没有半点效果灵验。但现在置身于少林寺这佛门清净之地当中,身体按照神足经上的图谱摆出瑜伽姿势,却不知道为什么,竟过不多时,就似睡非睡,似清醒似混沌,若即若离,意识则介乎于有意无意之间。赫然已经进入了那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外不著相,内不动心”,物我两忘的三摩地禅定境界。

    不知道究竟过去了多久。忽然之间,陈胜感觉到身体内四肢百骸,都一片暖烘烘地。假如要形容的话,那么勉强说来,差不多就是泡在温泉里面的感觉。分分秒秒过去,这股暖意也越来越浓,终于,它在丹田内轻轻跳动了几下,似乎已经盈/满而溢,随即脱出丹田,自动上行游走。

    先是从小腹上升至胸口,然后自头顶而双肩,绕了几个弯,再转而至喉头,进而沿着脊梁骨一直下来,再在腰间如玉带环绕,旋转一周后重新进入丹田,终于就此消失。

    要说是消失,却又不像。因为只要陈胜一旦动念,则这股暖气自然又再出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臂使指,灵活之极。如此这般,陈胜指挥着身体内部的暖流接连走了九次,开始的时候,完成这么一个循环,需时甚久。越到后来,暖流便走得越来越快。到了最后,几乎就是短短几个呼吸之间,已经完成了一次循环。

    九次循环完成,陈胜心中突然间若有所悟。他下意识纵声长啸,自动解除了那古怪的瑜伽姿势,腾空鱼跃弹起,自感四肢百骸,浑身内外都是力气。心静神宁,灵台清明,遍体舒泰,简直有说不出的痛快。

    毫无疑问,那股暖洋洋的感觉,就是所谓的气感了!出现气感,便代表体内已经滋生出内气。再经过这么观想引导着内气在体内经脉穴道之间游走移动,这股内气从此便在陈胜体内固定下来,再不会消失了。

    这股内气的本身,其实微不足道。要说破坏力,还比不上陈胜随便挥拳一击所爆发出来的力量。然而,由这股内气所形成的内力,却在陈胜本身已经拥有,并且修练到了登峰造极,进无可进的肌肉筋骨能量之上,再额外多出了一点加成。

    百尺竿头要更进一步,当真谈何容易?更多时候,无数人都终生卡死在这一步上面,再也无法寸进。陈胜同样也是这样。没有这一点内气,他的武道就到了终点,正是山穷水尽前无路的境界。但就因为有了这么一点内气,登时便变成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眼前又是一片辽阔的全新天地了。

    内气的从无到有,变化之大,意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