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8章 蒸汽机的出现(第2/2页)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乡人们称王徵为“孔明再生”,一些妇女们则称他为“妇女之友,家庭支柱”。
    而且当时王徵已经年近八十岁了,身体状况不佳,蒸汽机的改良工作另由他人完成。
    天武五年时,王徵因身体状况休假半年,蒸汽机的研发工作由机械部院士薄珏接手。
    当初研发第一代蒸汽机时,薄珏便参与了,他非常熟悉蒸汽机的构造的原理,并且发现了蒸汽机的两大缺点。
    活塞动作不仅慢,而且不连续,若是在房事上发生这种情况,尚且可称为抑扬顿挫,有助调情。
    但这是机械,这样问题就大了!
    这种缺点使得蒸汽机利用率低,非常浪费原
    料。
    当原料费用大于商品成本时,这种生产辅助性的蒸汽机必然失去价值,不会得到普及。
    此后,薄珏开始思考改进的办法,直到他在一次散步时忽然想到,既然王徵的蒸汽机热效率低是由于蒸汽在缸内冷凝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蒸汽在缸外冷凝呢?
    自此,薄珏产生了采用分离冷凝器的最初设想
    天武六年,薄珏设计出了一种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理论上计算,新的蒸汽机热效率将是第一代蒸汽机的三倍!
    然而,理论是理论,想要把图纸上的蒸汽机变成实在可用的蒸汽机,还要走很长的路。
    此后两年内,薄珏辛辛苦苦的造出了几台蒸汽机,但效果反而不如第一台蒸汽机,因为分离器搞不好容易四处漏气,无法开动。
    若是个人研究,期间所耗费的巨大资金成本,必定会使得薄珏债台高筑,甚至会放弃研究。
    然而大明皇家科学院,不仅有着皇室雄厚的资金支持,材料和工艺等各种配置一应俱全,以及有大量的人员可以调动,又有着众多科学精英探讨学问。
    薄珏不是一个在战斗,很快,第一台带有冷凝器的蒸汽机试验成功!
    相比第一代王徵蒸汽机,第二代的薄珏蒸汽机,热效率显着提高,可以满足众多的机械动能,被称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主设计师薄珏也因此获得了大明皇家科学院专利,为了表彰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皇家科学院把功率的单位定为“薄珏”,简称“薄”,符号b
    更多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