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踩着细腻的沙粒,面前是一座幽深的海湾,两边的海岸线向北延伸,好似一只母鸡张开双翅,呵护着港口里的鸡仔。
毫无疑问,这是一处优良的港口,只要身后的苏伊士运河修通,这里就会成为地中海南岸的一颗明珠,光华万丈,耀眼夺目。
河里流淌的不再是水,而是真金白银。
王岳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千帆竞过的壮观场景……他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按照国内传来的消息,自己的外孙多半已经出世了,当然也可能是外孙女,不过王岳是不在意的。他不光有了妻儿,还有了孙辈。
一粒漂泊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开花结果……他不是飘萍,而是实实在在,扎进了土里,骨子里……
和这个时代越是紧密,王岳就越是自豪。
毫无疑问,大明朝已经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道路,甚至说整个世界都开始变了……
徒弟兼女婿的朱载基给他写了一封长信,与运河平行,连结南北二京的铁路全线通车在即。
有了这条铁路,只需要三天的时间,就可以从北京赶到南京,半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万五千兵力的部署。
这些全都是过去不敢想的事情。
不过身为王岳的学生,显然不会轻易满足,朱载基甚至规划着,要修一条复线,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个畅想,那就是再次迁都应天。
没错!
就是迁都!
当年朱棣把都城从应天迁到了北京,其中的筹算当然是多种多样,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
这一次朱载基迁都,却是希望平衡南北。
长久以来,王岳的经营都在北方,天津市舶司、蓟镇铁厂、西山书院……这些最新的东西,最好的人才,都集中在北方。
结果就是北方重工业高度发达,钢铁煤炭的产量都占到了九成以上,冠绝大明……当然了,这样的后果也很明显。
重工业云集,京城人口压力巨大,污染严重,到了冬天,浓烟弥漫,京城的天都是黑的。
朱载基觉得迁都之后,能把大部分的衙门和官员迁到南方,缓解北方压力。
而且朱载基也有独到的见解……其实整个大明,最适合发展经济的,还是南方。
仅仅从气候来看,长江以南,几乎常年能够户外劳作,到了北方却不行,也就是说,同样投入一笔钱干工程,南方只需要北方一半的时间,就能回本,效率相差之大,十分惊人。
光是从铁路修建,就看得出来,淮河以南的区域,分段修建的效率就比北方快了三分之一。
经济学告诉我们,时间就是金钱啊,资金占用也是成本啊!
迁都南京,加大投资南方,毫无疑问是效率更高的选择。而且从国力上讲,大明北方的威胁早就不存在了。
真正可怕的是内部,是南方!
迁都之后,就能加强对南方控制,更好掌握江南人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