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四队吃肉,也得给我们口汤喝(求收藏!求推荐票!)(第1/2页)  我真的只是村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昌贵对于农村的事情很熟悉。

    所以,听到大喇叭通知,并不意外。

    “这厂子你准备交给大队?”这几天,张昌贵也算是对幸福公社四大队的情况有一定了解。

    特别是四队。

    刘春来是四队队长,现在要去大队开会,显然,这是准备把这家具厂交给大队。

    看着张昌贵的表情,“你是怕他们毁了这厂?”

    “对,虽然大队长是你爹,我不认为他们能有你这样的眼光跟手段。我虽然读书不多,也跑了不少地方,听了不少事情。很多厂,就是因为领导……”张昌贵点头,一点不否认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这厂,利润很高,山城应该不只是你唯一的目标……一旦利润高了,到时候……”

    张昌贵没说得太清楚。

    刘春来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诧异地看这个张昌贵。

    “你很了解股份制企业?”

    “报纸看了一些,谈不上了解,这几年,报纸上很多报道都是改革有关的。中央一直在鼓励农民向各种企业投资入股,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很多地方,乡镇企业办得非常热闹……当然,还有不少地方,还在观望,我原本以为你们也是属于这种办起来的乡镇企业……”

    这不应该是一个普通木匠能有的认知。

    刘春来看着对方,见他说得很是平静,旋即也就释然了。

    张昌贵敢带着儿子出来闯荡,为了挣钱,甚至跑到沪市跟首都去考察市场。

    这已经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木匠了。

    而且,直接盯上了高档组合家具,唯独是没有找到方式方法。

    亏得自己原本还以为张昌贵都不懂股权是什么。

    不能小看天下英雄的。

    “现在不就是落实这事儿么。厂,很快就有了。”刘春来没有解释,“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我这人,不喜欢风险太大的事情,也不希望自己无法控制的……”

    制衣厂原本就是村里的,刘春来不是以个人身份去承包,而是四队承包。

    当初四队的人确实反对过,觉得太贵,却没有说别的。

    所以,那个刘春来没法去弄股份制。

    早晚是归属集体财产,他也不想占这点便宜。

    家具厂,从头到位,都是他折腾起来的,自然不会拱手让人。

    要不然,他也不会提出给张昌贵股权。

    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返城,却没有足够的岗位安排,加上国家战略重心向经济基础建设转移,计划订单大幅度减少,大量企业开始失去订单。

    特别是一些三产单位,失去了国家订单后,工资都发不起来。

    80年,中国股份制改革先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创始人厉以宁教授前后两次在中央召开的“劳动就业座谈会”上提出,大家集资办股份制企业、或是允许企业发行股票获得扩大规模需要的资金,以此解决就业问题。

    体改委同样提出进一步开放集体企业跟国营企业,允许职工入股分红。

    从那之后,股份制的概念,开始在全国城市落地。

    因为对政策的不熟悉,加上都不懂这玩意儿,大多数地方都很保守,迈出的步子小心翼翼,不管是集体企业还是乡镇企业,都是以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

    在各种政策下,1982年,南边那个圈里面,率先在国内成立了第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

    然后,国内改革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发展。

    但是在西南一个小县城,要成立股份制企业,可没有那么容易。

    当然,现在刘春来也没那么多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

    两人到达大队会议室的时候,其他各队的人都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