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 打算(第1/2页)  重回俏七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重回俏七零最新章节!

    看见老爸被自己的谎话弄得方寸大乱,杨小贝感觉自己真是罪孽深重啊!没办法,撒了一个谎,就得不停的为了圆这个谎而继续撒下去。她赶紧打乱老爸的沉重思考,“没事的哥!我年纪还小不着急,等过好年上了户口,我有其他的打算。到时候再接着读也行!”她早就计划好了,当务之急,是要趁马上就要改革开放、分田到户的契机,把家里的经济搞上去,让大家不再为了钱财而担忧。然后看情况自己还是要再去学校学个文凭出来的,这个时候的文凭可比后世含金量大多了,有此机会最好还是弄个比较保险。

    1978年12月的一天,寒冷、饥饿、困苦的十八户小岗村农民冒着生命的危险按下手印,将土地分田到户,实行单干。此举受到中央的重视与支持,由此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当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今年过年,大家也都隐晦地说起这些。“分田到户”,每家每户都要分到自己的田地,对农民来说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土地了。但是上面的政策还不是十分明朗,具体到丈量土地,分配等等细节问题,还不知道要到哪年哪月。到时候到底是怎样的,谁也说不清楚。

    相比大家憧憬中带着忐忑的期盼,杨小贝清楚的知道,今年上面就会确定实施第二次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年内就到开始落实下来,进行前期的测量、土地普查。明年就要正式分田到户。老爸还在读就匆匆忙忙结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毕竟要成户,才能分配到相应的水田、旱地、山地、宅基地、自留地等等。这个时候农民的狡黠和算计,也是理所应当的。如果老爸没有成婚,他就只能分配到自己名下的一亩三分地,那肯定是极不划算的。

    所以在80年大家都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杨小贝出生在81年秋天,正好是自家的土地收获的第一年。那种丰收的喜悦,属于自家小日子的满足,加上新生命的到来。爸妈无数次地跟她强调那种喜悦、快乐,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而正是因为他们一次次的提起,杨小贝才对这段“历史”知道的如此清楚。而随着土地改革一起的,则是改革开放,全面放开经济体制改革。“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地球人都知道了,今年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刻,趁这个机会,杨小贝决定先去趟趟路子,看看能做什么生意。她后世好歹在外面摸爬滚打那么多年,做的就是销售这一行,这个时候封闭的内陆地区都还没有这个意识,应该会有很好的机会。

    但是现在刚过好年,一切都还没有清晰。杨小贝也没办法跟老爸说起她的计划。再说了,她的计划就是没有计划,到时候再说……

    杨启民忧心忡忡地回去了,他没有解决办法,只好一头扎到堆里去,用他自己的方法来排解烦恼。好不容易把老爸糊弄回去的杨小贝,也愁得不行。不说现在这个每天窝在家里做这些家务活有多少辛苦,关键她现在迫切地需要去采购一些日用品。没人会在回家的行李箱里面放洗漱用品,她那么长的头发都打结得梳不开了!话说这年头大伙是用什么洗头来着?洗澡也是,没有热水器,没有沐浴露,每天都只能端着个大木盆擦一下身子。还好是冬天不怎么出汗,还能够忍受一下,可时间长了也是浑身难受。至于女人用的必备品……就不要提了,想起来脸都是黑的。她得赶紧想办法,出去采购一些生活必备品。

    还有,杨小贝扳着手指头数要买的东西——说好的要做衣服,自己带的衣服都不能穿,请师傅上门做也不容易,起码要给自己预备几套换洗的四季衣裳。还有家里其他人的。对了还有鞋子,现在她穿的是大姑给是一双老棉鞋,干活方便,和自己的雪地靴换着穿的。她可是以前听老妈说起,这年头鞋子都是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