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6 流年转(第1/5页)  世子调教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世子调教日常最新章节!

    “太太,大爷和二姑娘来给太太请安,已经进了院子了”。

    锦官城气候温和,夏季多雨,冬季多雾,这时候刚入初冬,虽已过了辰时,外面还是雾蒙蒙的。

    玉兰怕凉着支氏,在外间暖炉上烤了半晌,进来却还是带着满身的湿气。

    三年过去,支氏胖了些,面色红润,眼神清明,不复当初在叶府苍白羸弱的模样,闻言抱怨道,“不是嘱咐了他们不要来请安,这天气,一出门就得湿了衣裳”。

    玉兰抿嘴笑道,“太太心疼大爷和姑娘,大爷和姑娘却也挂念着太太,赶明儿太太索性下个令,将大爷和姑娘们全部拢到咏雪院里住着,可不就没了这些个烦恼?”

    叶守义和支氏在锦官城住的院子,依了京城的名字,还是叫咏雪院。

    支氏瞪了她一眼,“你这张嘴是越来越利索了,回了京城就打发你嫁了人,省得天天不是打趣这个,就是打趣那个”。

    玉兰连忙讨饶,支嬷嬷倒是感慨起来了,“这一晃,三年就过去了,老爷马上要回京述职,说不得就要回京做官了,玉兰也不小了,是要仔细打算着了”。

    “嬷嬷!”

    玉兰跺脚,支嬷嬷却来了兴致,一一将自己看上眼的几个后生和支氏说。

    玉兰羞的不行,一跺脚正要跑,外间小丫头的行礼声传来,“奴婢见过大爷,见过二姑娘”。

    下一刻,叶青殊清甜的声音响起,“嬷嬷不用费心了,我来点人,保管我一开口,玉兰姐姐定然就愿了的!”

    叶青殊在锦官城待了三年,说话声音也带上了些蜀中的腔调,长音拖的很长,说起来话来显得软而长。

    加上她本身音质清透甜脆,声音直如刚出锅的浓稠稠、黄澄澄的糖浆,又浓、又绵、又甜,听得人耳朵发软、心头泛甜。

    “二姑娘也拿奴婢取笑!”

    玉兰嗔了一声,羞的连行礼也顾不上,打起帘子跑了出去。

    叶青程与叶青殊上前给支氏行礼,支氏忙让二人坐下,又命取了暖炉来,让二人烘衣裳头发。

    支氏就问,“阿殊刚刚那么说,莫不是心中已经有人选了?”

    叶青殊抿嘴笑道,“母亲放心就是,玉兰姐姐是母亲身边第一得意的人,阿殊一定替她寻个如意郎君!”

    “你过了年就十三了,可不能再像小时候满嘴混说”。

    “阿殊记着哪,也就是跟母亲混说混说”。支氏瞪了她一眼,自己却撑不住先笑了,叶青殊也抿唇笑了起来,叶青程瞧着嘴角也勾了起来。

    “太太,大姑娘来了”。

    叶青程、叶青殊忙起身,叶青灵穿着月白色领兰花刺绣长袄,浅洋红棉绫凤仙裙,长发挽成灵蛇髻,以一支羊脂玉流云簪固定,眉心一点朱红,盈盈欲滴。

    那点朱红乃是由佛家七宝之一的吠琉璃制成,两年前蜀中地动,叶青灵发动蜀中官眷捐献财物,四处奔波,并亲自带着府中婢仆每日在城外施粥救济难民。

    蜀中高僧因徽大师感其义行,亲手点吠琉璃于叶青灵眉心,收她为记名弟子,赞她“心若琉璃”。

    支氏每每见了那点吠琉璃,就莫名心堵,总觉得那就是女儿迟早有一天会出家的印记。

    叶青灵屈身福了福,“母亲、兄长”。

    三年前,他们到蜀中不久,叶老三的“死讯”就传了过来,叶青程闭门守孝。

    一年热孝期满后,叶青殊便说动支氏以叶青程“孤苦无依”为名,将叶青程收为义子,府中下人都称大爷,叶青灵姐弟几人则称兄长,正式将叶青程纳为叶家二房一员。

    “快坐,来人,吩咐摆膳”。

    叶青程与叶青殊都习惯早起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