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二章(第1/3页)  六零年代农场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六零年代农场主最新章节!

    姚鸿文的信很快就回了,他写到:“上次你们比赛的事情受到了上面的重视,现在渐渐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培养。这是好事。不过围棋分段的事情是最近才出来的消息,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棋手,国家给予专业段位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待遇,我听说每个月还有笔薪水可领,你如果担心的钱的事情,大可不必。”

    信的末尾,又简短的表明了老先生对徒弟的想念。姚鸿文简直恨不得透过信纸直接把小师妹给抓过来。

    二妮儿把信给家里长辈看了,又说了升段的时间。专业段的考试其实就是比赛,加上来去的时间也不过一个星期。这封信写得有理有据,再加上专业段有补助可领的消息,着实让钟家人心动了。

    这也像是一个信号似的,国家肯拿二级运动员的待遇给予棋手,也从侧面反映了态度上是鼓励和支持的。

    最后还是钟母发话了:“既然有这个待遇,那就让二丫头去试试,他们还有半个月才开学,去京都一趟的时间也足够了,要是等开学了,再就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了。”钟母的态度很明确,她和钟老爹一个想法,二妮以后肯定还是要规规矩矩读出来。趁着现在搞个二级运动员的资格也完全不耽误学习,能成就有钱可以拿,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了。

    姚鸿文表示会去车站接人,等二妮到了京都下车,他一路都能安排好。既然是这样,钟老太干脆拍板说道:“让她一个人去肯定不行,我跟着一同去罢!还能把伟华和四妮儿一起带去见见世面,至于大妮和三妮儿就在家好好复习。”

    三妮儿和大妮听罢,一个个都怏怏的。

    钟老太的话“一言九鼎”,家里没人反驳。考虑到她年纪大了,带太多孩子路上不方便,因此只说让四妮儿跟伟华去。一来是两个孩子学业都不紧张,二来是四妮儿懂事听话,也不让人操心。

    。

    四妮儿迷迷糊糊不知怎么就被点名了,等她反应过来。连信都没来及给在京都的小伙伴写,就坐上了四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这还是她第一次坐这么长途的车子。因为小孩不必买票,四个人只买了一张成人票和半票。

    出发的日子定在18号,这天天气还没有回暖,但是火车站人来人往,显得空气都变得暖融融的。一家四口坐了公交车去了石市到达车展的时候,才早上七点多,正是天气冷的时候。这个年代的人们出行都朴实极了。大包小包毫不夸张,四妮儿还看到卷着铺盖的工人。蛇皮袋子肩上扛。连钟老太都卷了一袋子干粮饼子。硬邦邦的别在腰上。

    钟老太一边“哼哧哼哧”的在车站上走,两张火车票揣在棉衣内部的口袋里。时不时就要摸一摸看。她不忘记提醒四妮儿和伟华,让他们两个手牵手。二妮儿年前刚做的一身水蓝色的棉袄正簇新的穿着,显得刚发育的身体看起来纤细美好。她是年龄最大的孩子,负责牵着两个小的,在人堆里护着他们走。

    伟华早上刚喝了一碗小米粥,肚子还暖和。但是抵不住寒风阵阵如刀子,刮在脸上好似一刀削去了鼻子。整张脸都木木的。

    车站有卖报纸的报童,穿的都很单薄,站在路口拉着老长的口哨喊道:“卖报嘞~~卖报嘞~~来份今天新出的报纸嘞~~~”

    有男人买报纸,一般是一伙人凑钱买了,上车分着看。妇女都是带着孩子,哪怕在车上不看报纸,光是照料小孩都够呛了。四妮儿看到她们打多都是胸口系着一床毯子,孩子挂在胸前。背后再背个篓子装着一个。前后夹击!

    “大嫂子,哎呀,麻烦让一让。”正走着,钟老太听到这么一个声音插进来,回过头,把四妮儿往身后拉了拉,这是一对中年夫妻,脸上都是高颧骨,带着一抹不自然的高原红。男的挑着扁担,里面塞满了被褥橘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