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3、曾孙为何在此?(第1/3页)  长乐夜未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长乐夜未央最新章节!

    “可羡者,此时离京也。”

    公孙遗的感叹让赵充国顿时心惊不已,刚刚涌上心头的那点兴奋之情顿时消散地一干二净。

    “离京?”赵充国低声重复了一遍,在心里捉摸了一通,半晌才看向公孙遗,低声问道:“京中有事?”

    公孙遗点了点头,随即长叹一声,却是摆手道:“京中之事与翁孙不相干,翁孙只须琢磨北事即可。”

    赵充国却摇头:“京师乃大汉中枢之地,京师之事岂会与仆不相干?”

    公孙遗一愣,随即也明白过来——边疆之事看似只是兵事,但是,兵者,国之大事,国中有变,又岂能与军中毫不相干?

    “仆失言,翁孙勿怪。”公孙遗起身长跪,拱手致歉。赵充国自然也连忙回礼。

    待两人重新坐下,赵充国刚要说话,眼角忽然瞥见车舆前侧的毛罽似有动静,他不由皱了眉,一手按刀,一手示意公孙遗勿动,随即低喝:“何人妄为?”

    公孙遗也佩着刀,此时也紧紧按着刀柄,盯着车舆前侧的毛罽。

    寻常车驾,车舆前的毛罽多是用来遮挡泥泞的,但是,赵充国与公孙遗所乘的并非一般辎车,而是重舆辎车——也就是有两个车舆,前一个无车衣,是御者所乘,后一个才是乘车者所乘的。车舆内的毛罽更多的只是装饰,唯一实用的作用也就是在某些意外状况发生时,减轻乘者被车壁撞击的力量。

    因为车舆内的毛罽与乘者所坐的重茵是一个颜色,再加上车舆内本就有些昏暗,两人又是在大将军府内登的车,也没有太多的戒心,总而言之,种种原因加到一块儿,两人竟一直都没有注意到车舆前侧所挂的毛罽下端向外胀开,看形状倒是真的可以藏下一个人。

    公孙遗思索了一下,觉得方才的交谈并没有什么忌讳的内容,心中不由稍安,眼中也更添了几分厉色。

    皱眉思索了一下,公孙遗首先拔了刀。

    铿锵之声让毛罽动了一下。

    公孙遗与赵充国相视一眼,心下都有些放松——看来不是很难对付……

    “出来!”赵充国再次喝道。

    车内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前舆的御者,御者也没有做什么,只是配合着缓缓降下车速,同时示意护从的骑士靠近马车,将车团团围住。

    赵充国与公孙遗盯着毛罽,正要不耐烦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是我……”

    ——竟是个童儿……

    赵充国不由皱眉,刚要说话,就听到外面陡然一声脆响——似乎是御者的鞭子甩到了车辕上……

    赵充国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自然是什么都没有看到,他收回目光,看向公孙遗,发现这位大将军长史竟是一脸哭笑不得的神色,持在手中刀也垂了下来。

    见赵充国一脸讶异地看着自己,公孙遗无奈地摇头,反手收了刀,对赵充国道:“翁孙也收刀吧,别伤了这位。”

    赵充国依言收了刀,却仍然警惕地瞪着那处毛罽。

    好半晌,公孙遗见那人还在毛罽内不动弹,不由苦笑:“小公子,还不出来!”

    毛罽又抖了抖,磨磨蹭蹭又是好一阵儿,一个少年才从毛罽中探出头来,正是刘病已。

    赵充国顿时瞪大眼睛,只觉得全身僵硬,好一会儿,才挤出两个字:“此人……”

    不过两个字,公孙遗却分明听到了压抑不住的颤音。

    “翁孙?”公孙遗不由低唤了一声。

    赵充国闻声转头,盯着公孙遗的眼神竟十分骇人,让公孙遗不由颤抖了一下,好容易才听清赵充国的追问:“此儿为何人?”

    公孙遗定了定神,才对神色古怪的护军都尉介绍:“小公子乃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