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转攻为守(第2/3页)  明风八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负荆请罪,他已经赶过去了!”

    朱大典虽然曾经与阮大铖同朝为官,但是对于阮大铖的活动能力还是没有正确的认识,并不把阮大铖放在心底:“这件事就交给监国公主处置吧,相信公主能把这些事处理好!”

    虽然武人还在欢呼“女皇陛下万岁”,但是朱大典并不认为这些帝王家事会对自己的地位造成什么影响,他反而拿着张皇后与刘永锡的勤王诏说道:“今日监国公主殿下固然有天命在身,但我国家亦有天命,如果没有娘娘与越国公的勤王诏事情绝对不会这么顺利,这份勤王诏的份量胜过了三千越甲!”

    这是朱大典第二次把这份他看起来有准水准的勤王诏与三千越甲联系在一起,只是他虽然觉得自己的评价已经高到了极限,但是对于这份诏的真正价值仍然是没有正确的认识。

    如果以天下气运的角度来评价这份勤王诏,“三万越甲”才是一个正确的估计,光是金华与处州两府就因为这份勤王诏动员起好几千甲兵,再加上接受勤王诏感召而阵前起义的方国安旧部,跟随监国公主亲征的甲兵足有万人。

    其余各个府县,不管是绍兴、宁波、台州还是温州,都因为这份勤王诏都动员起来,甚至连江西、南直隶都因为这份勤王诏而杀出来很多支义军。

    但是勤王诏影响最大的还是湖州战场,之前不管兵力数量还是战力来说,清军都占据了优势,湖州城内的守军总兵力只有正军七千人,辅兵八千人,而张皇后与刘永锡亲领的援军也不过是两万人而已,不管从哪个方面都处于劣势。

    但是这份勤王诏发出之后,湖州府内与周围突然多出了数以万计的义军,虽然论战斗力三五个牛录就能扫灭这些仓促成军的义军,但是由于张博易与刘永锡一里一外吸引住清军的野战集团,导致这些义军的每一次行动都让清军焦头烂额。

    勤王诏还带来了连锁反应,至少二十几个州县甚至在收到勤王诏之后突然反正,还有更多的义军突然起事,特别是松江府、苏州府的反正更是让多铎觉得措手不及,这可是南直隶最精华的两府。

    这些州县反正本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两三千清军就足以把乱事平定下来,之前松州府大举骚动的时候,李率泰只用了三百八旗兵与千多名新附军就把骚乱平定下来。

    但现在多铎所部的野战主力已经是倾巢而出,而且这一系列的起义与变乱背后同样有着金华贼的黑手,好几支单独行动的清军遭受了重创,甚至连八旗牛录都遭受相当打击。

    这种后院起火的感觉让多铎觉得异常难受,但是现在骑虎难下,他只能坚持自己的看法:“江南省内的真金华贼最多不过几百人,其余都是裹胁而来的土寇,只要湖州大捷江南自然可以轻松平定!”

    而对于刘永锡来说,这份勤王诏确实起到了杀手锏的作用,虽然在朱大典眼中这份勤王诏过于简明直白了,考虑状元公余煌也在刘永锡营中,朱大典与许多进士出身的文人都认为这份勤王诏的文字有失水准,至少不是大家水准。

    但对于刘永锡来说,这份勤王诏并不仅仅是写给那些进士相公、举人老爷,而是写给每一个汉家儿女,不管是他们是农夫、商人、武夫甚至是乞丐,并能让每个人都因为文字的力量而感动。

    虽然象朱大典这样的大人物或许因为内容过于直白认为有失水准,但是这份勤王诏不但能让每个人读懂也能感动每一个人并爆发出全部能量。

    虽然清军征服了几乎整个江南,但是反清力量只是隐藏起来,毕竟十几年后的张煌言三入长江之役都有许多州县同时响应,现在的反清力量只会更强而不会更弱,只要用好这股力量就能创造迹。

    因此他拿着战报说道:“虽然我也在担心阿济格入浙,但是现在我们比多铎更有耐心,时间暂时在我们这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