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祝融之墟(第3/3页)  信息全知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铜器都损坏严重,不是被人为破坏,而是水蚀!

    并且从地质上来看,遗址乃是被洪水裹着泥沙轰然覆盖。

    不过令人庆幸的是,也正是因为被瞬间覆盖,所以建筑群反而保存完好!

    整个城市被整体压在了泥沙下,只要精心挖掘,可以还原整个城市的面貌。

    不过随着挖掘进度,众人又困惑了。

    因为现场挖掘出成片成片的铸铜、制陶的作坊遗址群,已发现的就有二十万平方米!。

    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一度让考古学家们怀疑,这是不是古城遗址?如果是城市,为何全是冶炼、生产的建筑?

    “这极有可能是个专门从事锻造、生产的城市,它一定不是某个文化的都城。”

    “这难道是夏代的工业中心?”

    “也有可能是军事中心,暂时还不能断代,从文化上来看,既不属于二里头,也不属于龙山文化,这可能是中原的一个附庸文化……”

    “附庸?你这就更没有依据了,这里是新郑,位于中原腹地,从玉器来看,它和龙山文化很像,一定是虞夏之间的一个过渡文化。”

    “虞夏之间哪有过渡文化?从如此强大的青铜器生产力来看,这应该是与夏代同期的文化。”

    考古学家们争论不休,直到有人从遗址中,挖掘出一尊青铜神树……

    “啊?不会吧?它竟然与三星堆文化属于同一类型?”

    “这是个重大发现!三星堆不是独立、孤立的文化了,它是有开枝散叶的!”

    “中原与蜀地相隔甚远,却有着极其亲密的交流。这座城市的人,极有可能同时身兼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文化,所以才会这样。”

    “这么说……难道是颛顼?”

    在场的都是大佬,很快想到颛顼,因为文献记载,颛顼祖上是被封到蜀地的,传了几代之后,颛顼又成了中原之主。

    所以中原与蜀地在先商时期,交流最密切的时代,大概率是颛顼的时代。

    “这是颛顼的都城帝丘?如果是真的,那么青铜技术的出现,至少向前推进了五百年。”

    “说了不可能是都城,虽然还没发掘完,但如此大规模的作坊遗址群,必然会有相应的供工人居住的区划,如此一来,就至少占了三十到四十万平方米的面积,这显然就不是个政治中心。该文化的国都,只能说还没被发现,我们仅发现了这座冶炼之城。”

    “该文化除了未被发现的国都以外,竟然还有规模庞大的,集中性的,专门冶炼生产的城邑……颛顼时代,竟然比尧都的技术还先进?尧舜时期属于技术倒退了?”

    考古学家们惊骇莫名,陶寺遗址他们猜测是尧都,也有青铜器,但从生产力来看,比这座城差远了。

    倘若真是颛顼的时代,那意味着颛顼死后文化出现了中断,技术出现了倒退。

    唐虞之时,失去了颛顼时期先进的青铜技术。

    “等一下,我知道这可能是什么了……祝融之墟啊!对吧!古史记载,祝融之墟就在新郑。”

    “对对对,祝融之墟,既然叫墟,说明早已废弃,从现场来看,是洪水导致的,整个城市覆盖于泥沙之下,所以从祝融国改叫祝融之墟。”

    “共工掌水利工程,祝融掌‘火利’工程,也就是冶炼制造!”

    “不仅如此,祝融还是军事长官,所以祝融国,就是上古时期的国防部!”

    “此地专门负责生产大量的军械,同时也是中原的工业中心。”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