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零一章 问题根源找到了(第2/3页)  军工重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每一个温度变化下的轴系偏移值,陈绍华表示赞同。

    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未来的监测都不用杨帆去担心,等着看结果就行了,回到东海所的招待所,到头就睡,睡得十分香甜,十分安稳。

    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十点才起床,在招待所吃了早餐,杨帆又去了动力舱,看了监测结果。

    果然,温度变化对轴系偏移影响很大,最大的偏移值已经到了0.065毫米,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38度,甚至40度,会不会出现更大的偏移值,一切难说。

    看了一番之后,杨帆暂时回到了东海所。

    下午一上班,刚在办公室之中坐下不到十分钟,潘总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将杨帆叫过去。

    杨帆一进门,潘总师就询问道:“小杨,听说你在东海船厂呆了一个晚上,刚回来?”

    “是的。”杨帆点头道,“我们已经找到了两次试车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轴系偏移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较大......”

    将情况简单的介绍一遍。

    顿时,潘总师高兴起来,也放心起来!

    “太好了!”潘总师脸上浮现出了明显的喜色,可见他内心的喜悦程度,大声的道:“问题根源已经找到,这个问题终于能解决了!”

    高兴之余,表扬道:“小杨,你真不错,又立了一功,解决了这个大问题,我想连黄总指挥都会高兴起来的。”

    啊!

    杨帆微微一阵惊讶,没有想到黄克平总指挥都在密切关注这件事情,随即恍然,觉得黄克平关注倒也正常,毕竟这不算一个小问题。

    问题根源已经找到了,接下来该怎么去做呢?

    杨帆说了自己的打算,48小时监测之后,再有一个24小时,或是48小时的轴系偏移调整。

    在未来24小时,或48小时内,测量轴系偏差不合格,就在这个温度环境下进行调整。

    哪个温度环境下不合格,就在哪个温度环境下进行调整,保证轴系在任何一个温度环境下的偏移值都是合格的,全部在0.05毫米的范围以内。

    听了杨帆的计划,潘劲夫赞同的点了点头,“对,这个方法不错,简单有效,我相信能解决轴系偏移的问题,应该能保证第三次试车成功。”

    对此,他有信心!

    他对杨帆更有信心!

    .......

    东海造船厂。

    按照杨帆所说的办法,48小时的轴系偏移值监测已经完成,动力舱内的温度变化从24度到41度不等。

    每一个温度环境都至少有三个测量值,有的温度环境下甚至有四个,或是五个测量值。

    轴系偏移值也从合格到不合格,变化比较大,最大的轴系偏移值达到了0.072,属于严重的不合格。

    会议室内。

    陈绍华、谢新建、郑先学都坐在那里,此外就是东海船厂的一些骨干和资深技术员,以及一些生产管理者。

    杨帆、李正军,以及东海所的其他几名技术员大家也坐在这里,参加这次会议。

    郑先学向大家介绍这48小时内的监测情况,并每人发了一份表格,上面记录了每一个温度环境下的轴系偏移值。

    他的声音很洪亮,也透着一股轻松,“同志们,多亏了杨帆主任,我们连续两次试车失败的原因算是找到了,现在可以肯定,就是温度变化引起轴系偏移值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排除故障,解决温度对轴系偏移值影响这个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杨主任是专家,现在请他说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去做。”

    刷!

    几乎所有的目光全部投到了杨帆的身上,此刻,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