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似是而非(第2/4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少时,在鄱阳捕鱼、艰苦度日时,若去找鄱阳大族——鄱阳李氏攀亲戚,讲香火情,你们猜猜,他们会怎么说?”</p>

    不等儿子们回答,李笠自问自答:“你也配姓李?”</p>

    这话一出,皇子们的表情精彩了。</p>

    他们从出生时起,周围的人就对自己客客气气的,谁敢对他们说“你也配姓李”?</p>

    这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很了不起,谁都不敢看不起。</p>

    但父亲小时候,家境拮据,是个小吏,所以,谁都能欺负,谁都能看不起。</p>

    李笠见自己和长子的问答,收到效果,很满意。</p>

    他说的这句话,参考《阿q正传》,阿q认为自己也姓赵,便找乡绅赵老太爷攀亲戚,结果被赵老太爷骂:“你也配姓赵!”</p>

    这句回答算是自嘲,而自嘲后面带着的情绪,让旁听的张铤觉得可大可小。</p>

    不过张铤看不出李笠有“报复”的念头,毕竟,这是在教导太子和皇子们,教导未来的国君和藩王。</p>

    李笠转向张铤:“太子说的没错,本地人当本地官就会体谅乡亲?先定义乡亲是什么,再讲道理。”</p>

    “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提起来有道理,可仔细一想,就不对劲。”</p>

    张铤点头称是,李笠看向儿子:“似是而非的说法,还有很多,譬如现在,八座尚书定任期,风声放出去了,引起热议,就有一种说法...”</p>

    “说八座尚书若定任期,就会让尚书们产生任期内‘千万别出事’的念头,于是,任上所作所为就会求稳,循规蹈矩,甚至,讳病忌医。”</p>

    “面对弊政,不是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治,而是选择遮掩,只要自己任内不出事,管他下任如何面对。”</p>

    “或者,施政时,追求短期利益,避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结果,不想自己任内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政绩,却被继任得了去。”</p>

    “于是,为了确保自己任期内能尽快出政绩,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放任弊政做大而不处置,错过最佳纠正时机。”</p>

    李笠说着说着,拿生病来举例,以便年纪小的儿子能听懂:</p>

    “就像给病人看病那般,本来病人患病,是可以治好的小病,却因为历任庸医的求稳,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变成病入膏肓的绝症。”</p>

    “要知道,天下官僚都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求稳,不喜欢出事,出事了就喜欢遮掩,实在遮掩不了,那就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p>

    “实在化不了,那就甩责任。”</p>

    官斗的技能,几个年少的皇子当然不懂,所以听得似懂非懂,但早就历练过的皇太子李昉,那是明白得很。</p>

    李笠喝了一杯茶,继续说:</p>

    “而各尚书实行任期制,就会加剧官员‘求稳’、‘求无事’的心态,你稳,我稳,他也稳,弊政纠正不了,国家,渐渐病入膏肓。”</p>

    说了一通,他问儿子:“你的看法?”</p>

    李昉挠挠头:“不实行尚书任期制,难道各国尚书或者中枢宰辅,就是某人任某职十几年,不换人的?”</p>

    这个反问,直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