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位置(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防御手段,这就不是问题,而且,开封只是作为行在,不是正式的国都。    天下统一之后,洛阳才是国都的第一选择,其位置,也是传统意义上统一王朝的中心位置。    他详细讲解:“从开封去邺城,不过三百里路,去沔北穰城,七百里,去汉水南岸的襄阳,不到千里,这距离,和从开封去广陵差不多。”    “所以,从地理位置而言,开封,算是楚国目前主要国土的中心位置,兼顾河北、河南、青齐、两淮、沔北、荆襄。”    “把行在挪到这里,算是体现朝廷对各地一视同仁的态度。”    “反正开封周围本来就要驻扎大量军队,也是下一次进攻的前线据点,且开封城如今焕然一新,住户急剧增加,行在设在这里,正合适。”    “河南各地的农业生产已经恢复,而屯田效果也不错,行在的日常生活物物资,由河南、淮北供应绰绰有余,加上汴水航运便利,物质基础是不错的。”    李笠说着说着,眯起眼睛:“拆了邺城皇宫,把名贵建材、物资拍卖,换来的钱,用来在开封扩建新城,简单修个行宫,以及各部的官署,也够了。”    彭均好奇的问:“那邺城皇宫拆了,空出来的地...”    李笠回答:“宫墙不拆,旧址上建学校,做州学,这会是河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州学。”    “还会有河北最大的图书馆,以及科举考试考场,然后,留一块小地方做行宫即可。”    彭均又问:“御苑呢?邺城西边的华林苑,我家那小子写信说,华林苑大得离谱,里面还有用土堆出来的三山五岳,还有许多大海...”    彭均的次子作为御前侍卫,随皇帝去了邺城,有不少见识,尤其惊叹齐国御苑——华林苑的庞大规模和优美的人造山川、河流以及“大海”。    李笠笑起来:“养鱼呗,那么多池子,面积大,水又深,鱼过冬也不怕,养出来的鲩鱼供应城中,能赚一大笔钱。”    “呃....”彭均觉得这个回答过于奇特,他都不知该怎么接着说。    都当皇帝好几年了,还念念不忘养鱼么?    “你一定想说,北方人不吃鱼,或者少吃鱼,对吧?”李笠依旧笑眯眯,“那是之前做鱼的花样太少,烹饪技术不行!”    “现在,有几道菜,在邺城反响不错,其一,酸菜鱼,其二,爆炒脆鲩,其三,用脆鲩做火锅的鱼片。”    “脆鲩?”彭均眼睛一亮,“这..这鱼在北方也能养活?”    李笠有些小得意:“能,脆鲩也是鲩鱼,北方能养鲩鱼,那就能养脆鲩,大冷天的吃火锅,烫羊肉片,烫脆鲩鱼片,啧啧。”    “朕用华林苑的大池子养脆鲩,养特色水产,独霸邺城水产市场没问题!”    他有理由得意,因为“脆鲩”这种鱼正常情况下是根本养不出来的,但饲养原理却很简单。    彭均愈发好奇,又不好问。    脆鲩,是只有李笠才能养出来的一种鲩鱼,这种鲩鱼的肉很脆,却不容易煮烂,所以无论是蒸煮、爆炒还是“下火锅”,都很合适。    正是因为这种特质,所以脆鲩能比寻常鲩鱼卖出更好的价钱,在市面上广受人们欢迎,在鄱阳供不应求,在寒山、淮阴也是如此。    而无论别人怎么想办法,就是养不出这种鲩鱼。    从徐州寒山运来的鲜活脆鲩,在开封也很抢手,彭均也很喜欢吃,一如李笠所说,无论是爆炒、蒸煮还是“下火锅”,都不错。    所以,李笠是从哪里弄来的鱼种?    彭均决定哪天跟武祥套一套口风。    为何要跟武祥套口风呢?    因为武家女郎就要成为皇太子妃,武祥就要成为李昉的丈人了。    当然,梁森和彭均的女儿,过两年到了适婚年纪,也要嫁李笠的儿子。    “等我儿子成亲,你得来喝酒,不许找借口不来!”李笠说到儿子的婚事,高兴得连自称都忘了用“朕”。    “哎呀,万一西边不老实..”彭均先给李笠提个醒,李笠不以为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