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讨价还价(第2/4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扮的...

    联想到昏君要选美的传闻,可想而知,卢、许两家必然一肚子火,再加以撩拨,就要爆发出来。

    只要这两家动起来,就足够吴州乱一阵子,而其他地方,本来就对朝廷检籍、检地不满的大户,也会跟着推波助澜...

    等到水一混,许多地头蛇不需要别人鼓动,自己就会动起来,浑水摸鱼。

    届时,他们再挑唆太湖里的水寇,袭击沿湖地区,尤其袭击各地进行检籍、检地的地方官吏。

    朝廷不放心本地人出身的吏员办事,特地调来大量官吏,主持检籍、检地,只要将这些人击杀大半,或者迫使对方不敢出城...

    没了可靠地人去清查户籍、丈量土地,加上各地群情激奋,检籍和检地,也就只能暂缓,这就是釜底抽薪。

    曲亮想着想着,觉得东主的一番谋划,成功的把握还是不小的。

    那个渔家子,也许打仗时在战场上没有对手,但是,夺人江山可以靠军队,治理江山,可不能靠军队。

    若派军队就能把检籍、检地的事办好,早个百来年,刘宋时就能做到了。

    。。。。。。

    清晨,湖汊边上一个渔村里升起袅袅炊烟,渔民们开始做饭,吃完后便要开始一天的劳作。

    有人在做饭,有人在整理渔具,有人则在磨刀,准备弓箭。

    劳作,可以是捕鱼,也可以是杀人越货,具体干什么活,看情况而定。

    陆地上,某些耕地的农夫亦民亦贼,水里,某些打渔的渔夫,自然是亦民亦贼。

    在水上讨生活的人,无论是摆渡,还是捕鱼,碰见了落单的商旅或船只,都会很熟练的拿出看家伙“伙计”,热情的“打招呼”。

    岸边,张六鹅看着手下忙着整理船只,不发一言。

    昨晚,大当家毕万顷召集他们几个头目,说今日要做一桩大买卖,只要顺利完事,接下来,兄弟们就不愁吃穿。

    具体是什么大买卖,毕万顷没说,不过张六鹅知道是什么事。

    今日,吴郡..吴州大户卢家派人去另一个大户许家接亲,毕万顷要袭击迎亲队伍。

    抢那据说貌美如花的新娘,顺便抢许家陪嫁的资财。

    然后,故意留下线索,让卢、许两家认为,是朝廷的鹰犬扮做水寇,抢夺美人,献给皇帝。

    如此一来,卢、许两家必然蠢蠢欲动,加上各地多有大户不满朝廷检籍、检地,于是...

    若真是那样,三吴遍地烽烟,倒霉的,是寻常百姓。

    张六鹅想到这里,往岸上渔村走去。

    村子里鸡犬的叫声不时响起,又有孩童三五成群、追逐嬉戏,看上去,和寻常村子无异。

    这村子即是渔村,也是他们的据点,平日里打渔,暗地里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至于毕万顷的打算,他之所以知道,当然不是有未卜先知的法术,是因为他得人劝解,“迷途知返”,为朝廷鹰犬。

    官府要治理太湖水患,这水患有两种意思:其一,每年雨季极易泛滥的湖水和周边河水;

    其二,就是肆虐湖区的水寇。

    治理前一种水患,需要组织百姓兴修水利,那就要先检籍、检地,增加官府的钱粮、布帛收入,能调动更多的劳动力大兴土木。

    治理后一种水患,光靠杀是不行的,要软硬兼施,其中也包括检籍、检地。

    道理很简单:其实很多水寇都是渔民,或者无地可种、逃亡山湖的“山湖人”。

    只要这些人能有地种,能靠着正经干活,有一口饭吃,能养活家人,谁会去当水寇?

    所以,张六鹅对“上司”的讲解很认同:

    检籍、检地很重要,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