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关门放狗(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因为朝野内外对于新税制的反对意见,一直未见减少,可以说辅政大臣们给李笠挡住了不少风雨,承受着不小的风险。

    李笠严格执行关津税的征收,已经在许多人身上割了一大块肉,这些人虽然有所挣扎,但因为各种原因还是忍住了。

    现在,李笠又要在这些人身上割另一大块肉,对方还愿意再忍么?

    然而,对方未必敢正面抗税,那么就少不了来阴的。

    对于过税,有效的偷税漏税方法不多,因为官府只需要守住几个关津,严格执行税收制度,就能征到税。

    对方总不能背生双翅飞起来,带着货物越过税关飞入城中。

    可要征收住税,偷税漏税的办法就多了许多,税吏想要征税,难度大了许多倍。

    这期间,还容易被人下套,爆发冲突,闹起来,税吏未必能占理。

    “大王请放心,只要粮价、布价不涨,建康城里物价就乱不起来。”

    李笠依旧信心满满,“新税制,之前在饶州和徐州实行过,经过不断地完善,而不是突然拍脑子想出来的。”

    “这个制度经过实践,有着许多经验教训,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以及可能利用的破绽,都已经逐一修正。”

    “他们即便诡计多端,能用的招数也就那些,掀不起大浪。”

    说到这里,李笠笑起来:“第一阶段,他们抗拒不了,那就意味着第二价段开始后,他们的挣扎是无谓的。”

    “税关,现在已经把进出建康的物资和通道管起来,如同把院子的各门安上了门扉。”

    “现在,我们关门放狗,他们再怎么叫骂、踢打,也依旧被关在建康这个大院子里,闹不起来。”

    萧绎又问:“那,废案,真的不可行?有许多人觉得这废案不错。”

    “大王,废案乃饮鸩止渴,刚开始实行时,确实收效显著,然而时间一长,弊病就会愈发明显,届时,无论行商还是坐贾,都会深受其害。”

    李笠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建立一个新制度时,就一定要从长远考虑,不能贪图一时之利,却遗祸后代。

    “下官以为,这废案若实行,到最后,最吃亏的,还是寻常百姓。”

    住税(营业税)的征收,自古以来都是各难题,即便是在现代也不例外。

    要征税,就得先核实对方的营业额,方法是查账,问题就出在这上面:店家必然有阴阳账簿,必然做假账。

    税务机构,如何能尽量掌握该店家的真实营业额?

    若征税成本过高,根本就无法执行下去。

    且必须保证税吏的公正无私,以及解决有靠山的商家查账难的问题。

    对此,李笠采取的策略是两步走:

    第一,控制城池周边税关,确保过关的货物,都在税务机构的监督之下,并对其估值、定税、征税。

    第二,在控制了税关的基础上,建立由官府监管的交易市场,将城内坐贾组织到交易市场里,直接和携货过关的行商交易。

    即强制过关行商与城内坐贾在交易市场交易,实现货物的分销、集散。

    如此一来,官府以较低行政成本,掌握了相对准确的交易额,以此对“一级分销商”进行征税。

    而不是把税吏撒出去,找下级分销商(坐贾)征税。

    至于城内的坐贾在交易市场进货之后,怎么卖货物、过了几手,税务机构不管,因为已经征收过一次营业税了。

    若还要征税,就是反复征收营业税,弊病较多,会影响商品的流通,李笠认为目前没必要。

    毕竟后世的“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想要在这商品经济不发达、税收制度极度落后(相对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