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5章 赵括的两条道理(第1/2页)  回到战国当赵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什么楚王会特地举行一次大朝议,并且让赵括来参与,其中就有对现在这种局面的考虑——如果楚国内部反对的声音占上

    风,那就给赵括一个和反对派辩论的机会。

    若是赵括赢了,那楚赵结盟皆大欢喜。若是赵括辩论输了,那也是赵括技不如人,怪不到楚王的头上来。

    所以在赵括开口之后,楚王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直接同意了:“武信君有话但说无妨。”

    另外一边,早有所料的昭仲同样也向赵括投来目光。

    作为纵横楚国政坛乃至华夏舞台多年的老者,昭仲对于刚刚那番说辞还是很有信心的,他同样很好奇——武信君赵括拿什么来

    反驳?

    在大殿之中,几名坐在角落的楚国大夫窃窃私语。

    “武信君能行吗?”

    “武信君的长处乃是打仗,这外交恐怕不行。”

    “如此一来,上柱国岂不是等于打败了武信君?”

    “咦,这么说来我们大楚才是给武信君首败之人啊。”

    一阵低低的笑声随之响起。

    虽然没有读心术,但赵括其实也很清楚这座大殿之中的大部分人对于自己恐怕并不带有什么善意。

    怎么说服这些人,尤其是那位坐在王座之上的楚王?

    赵括其实早就已经有了腹案。

    只见赵括不慌不忙的说道:“大王,方才上柱国说了那么多,外臣若是逐条逐句的驳斥,未免过于浪费时间。所以外臣在这里就

    简单的说两条吧。”

    楚王闻言微微点头,示意赵括继续说下去。

    赵括道:“上柱国口口声声说赵国的强大会对楚国产生无比巨大的威胁,但不知道上柱国想过没有,其实赵国和楚国之间并不接

    壤。既然两国互不接壤,赵国又如何能够危及到楚国呢?这是外臣所说的第一条。”

    为什么说这一次出使楚国的任务难,其实这也是一部分的因素。由于赵国和楚国并不接壤,固然赵国还是可以越过韩国或者魏

    国来攻打楚国,但却不可能攻占楚国的领地,这就让赵国对楚国的威胁无形中小了不少。

    但威胁小这件事情其实也是可以作为一个好处来看待的,就如同赵括刚刚所说的那般。

    楚王一听之后仔细一想,突然觉得——好像赵括说得也没毛病。

    楚国和赵国之间从西向东分别隔着秦国、韩国、魏国、鲁国和齐国五个国家,除非赵国灭掉其中任何一个不然的话都无法和楚

    国接壤,但想要灭掉这五个国家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一件易事。

    如果赵国对楚国眼下没有那么大的威胁,楚国似乎也就没有迫切反对赵国的必要了。

    赵括又继续说道:“外臣再说第二条。陈城虽好,但总好不过郢都。只要楚国愿意和我们大赵同盟的话,将来我们两国就可以一

    起进攻秦国,大赵完全有能力帮助楚国收复被秦国人夺走的郢都和鄢都,乃至是方城之地。难道大王对此就真的完全无动于衷

    ?”

    赵括这句话说出来,楚王的脸色又一次的变了。

    这一次,是心动的感觉!

    众所周知,楚国的旧都郢都和鄢都位于江汉平原地区,但那里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被白起攻占,成为了楚国的南郡。

    在南郡的北方还有秦国的南阳郡,南阳郡当年也是楚国的地盘,被楚国人称为“方城之地”。这里虽然不是楚国的都城,但却是

    楚国最大的铁矿产地和铁制兵器冶炼基地,对于楚国的战略意义同样极其重要。

    楚国为什么这些年来一直不停衰落,就是因为郢都(南郡)和方城之地(南阳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