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癸字卷 第三百三十七节 暗度陈仓,强强联手(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值得。
    兵部这边形成了一致意见张怀昌边上报内阁。内阁这一次的效率也超乎寻常的快对内喀尔喀人的支援没有半点折扣在麻承勋出任宣府总兵问题上内阁也有争议但是还是齐永泰和李三才二人力推叶方二人考虑再三之后也确实选不出更合适的人选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任命。
    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京中传开。麻承勋得到这个消息时兵部文书尚未到。「大哥冯家这是什么意思?」麻承宗收起信递给另一旁的瘦削披甲男子其弟麻承宣。
    麻承勋也捋须沉吟不语。
    冯家已经走了文官之路了冯紫英不可能再走回武人之路所以冯紫英也许是示好。
    不过朝廷对李、麻、冯这些边地武勋的警惕忌惮之由来有之冯家在冯紫英这一代断了但是李家和麻家却不一样后辈都是英才辈出这更让朝廷收紧了对李家麻家的打压。
    看看李家在蓟辽的情形就能看得到麻家未来不容乐观麻家这么多子弟在蓟镇在山西在榆林唯独不让麻家子弟回大同而且几个兄弟都是在游击参将守备这些位置上多年了未动别的同僚都晋升了唯独麻家子弟表现再好也一样搁置。
    这些情况麻家子弟都心照不宣甚至也习惯了。可麻家子弟不从军打仗又能如何?
    难道还真的能去学冯家读出一个进士来走文官之路?
    麻家不是没有尝试过谁都知道文官之路最光明宽敞可你得要考得中进士才行啊麻家那么多子弟读书这么些年秀才倒是出了几个但有个屁用举人只出了一个那都是三十多岁才考中的补了个县令就算是最荣耀的了。
    所以大家伙儿也死了心还是老老实实的吃粮当兵在战功上来博封妻荫子吧。
    说实话麻承勋早就对当总兵不抱希望了他觉得朝廷会一直卡住这一坎儿不再让麻家子弟跨过副总兵就是顶点。
    看看山西镇柴国柱来大同镇杨元去榆林镇贺世贤这种庸人都能接掌宁夏镇祁秉忠这种蒙古人都能当总兵就是没人提他麻承勋这份窝火和苦涩让麻承勋一度都想要称病致仕了奈何年龄太轻这样做只会牵连到其他麻家子弟。
    「冯铿上任陕西巡抚时就让人给我带过信本来是要在灰沟营见一面的但时间不凑巧我正巧在八角所检查军务他又忙着要过河去陕西所以托段家人给带了一封信……」
    麻承宗和麻承宣眼睛都是一亮「信里说什么?」「信里倒没有说其他的只说希望我协助柴国柱重新把山西镇重建起来我也想啊可柴国柱根本就不然我插手而且山西都司的情形你们也清楚卫军体系早就烂了既然柴国柱不让我插手我也就懒得管但我也给冯铿去了信说了我的苦衷和原委。」麻承勋淡淡地道。
    「啊?」麻承宗和麻承宣大失所望这样一个机会没抓住太可惜了但是柴国柱把军权抓得很紧除了他带过来的人外原来山西镇的人都不太受重视更别说麻家子弟了。
    「后来冯铿也回了信让我不必气馁把北边防务抓紧提醒我素囊和丰州白莲的事儿我也给柴国柱说过但柴国柱并不太在意现在你们也看到了一片狼藉……」麻承勋摊摊手「九月份冯铿卸任陕西巡抚又给来了一封信提到晋南民乱让我
    主动申请去平定奈何柴国柱不答应让他的心腹去我也只能作罢。」
    「既然冯铿想要你去为何不给柴国柱去信?」麻承宗愤愤不平地道。
    「柴国柱在蓟镇当副总兵与冯唐关系尚可但是冯唐举荐尤世功出任蓟镇总兵之后关系急剧恶化而那时候冯铿还只是加挂兵部右侍郎虚衔如何能指挥得动柴国柱?他也不会去自讨没趣。」麻承勋摇头。
    「那现在……?」麻承宣追问。
    「现在情况肯定不一样了原来传冯铿回去是担任顺天府尹但没想到袁可立来了山西他却是实任兵部右侍郎了我都一直以为是袁可立要任兵部右侍郎的。」麻承勋沉吟着道:「他两度来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