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癸字卷 第二百八十五节 临近,火点(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没有多少银子来支持登莱镇重建。张怀昌瞥了一眼孙承宗似笑非笑「稚绳
    你现在怎么也学着搞这种花招了?登莱镇有必要重建么?就算是要重建也不该是现在朝廷哪里来银子重建?曹文诏被打发过去岂不是成了叫花子?他能答应?」
    孙承宗叹了一口气「尚书大人我也知道这是一个馊主意但是你能把曹文诏往哪里放?宣府倒是空缺但是内阁不能答应吧?要我说宣府其实是最适合的现在重建进展缓慢林丹巴图尔真要起事这又是一大漏洞到时候大同杨元和蓟镇尤世功又要手忙脚乱了我还担心北线军团也许用不上辽东反而要用在宣府这边呢。」
    张怀昌搓手皱眉他也没有太好主意宣府镇情况是最糟糕的但他也和李三才提议过要尽早把宣府总兵定下来但是内阁意见不统一据说陈敬轩还不死心一直在密谋活动但这个人选是张怀昌不能接受的。
    另外麻承勋也在活动但叶方等人都对麻家很警惕觉得冯家已经够棘手了如果麻家再死灰复燃那朝廷日后更难处理所以也不愿意让麻家人来接掌宣府。
    现在大周军中三大世家冯、李、麻三家李家现在偃旗息鼓没了动静实在是李成梁当年得罪人太多丢失宽甸六堡也太遭文官们痛恨了冯家因为只有冯唐一人冯紫英走了文臣路所以虽然也有些忌讳但还算过得去麻家子弟众多麻贵退下去之后其余子侄朝廷既没有打压但也没有给太多机会。
    张怀昌对孙承宗的建议不置可否。
    因为这事儿他说了不算而且登莱和宣府都各有难处但曹文诏不动又不行了。
    他现在越发觉得部里边缺乏几个能说得上话的人原来还能经常把冯紫英拉来探讨一番孙承宗也不错可这两人现在都在外边儿真需要商量的时候急切间都不应手。
    「曹文诏接替你的位置你回部里来如何稚绳?」张怀昌觉得恐怕还是要下一下决心了不能老是这样拖着。
    「不合适我可以回来但曹文诏接掌北线军团一旦辽东有事他若是囿于私怨那辽东危矣。」孙承宗断然否定「论理曹文诏不该如此浅薄但是军国大事我们却不敢冒这个险。」「那你觉得谁可以接替你?」张怀昌大感头疼。
    「若是选文臣礼卿当无问题若是选武人童仲揆亦可。」孙承宗沉吟着道:「童仲揆为山东都司指挥同知让其接掌北线军团比较合适。」
    礼卿是袁可立的字袁可立现在是武选司郎中论理也的确该考虑擢拔了。
    「选童仲揆能服众么?」张怀昌沉吟着道:「山西局面不容乐观我估计朝廷要考虑派人巡抚山西礼卿怕是内阁正在酝酿的人选。」
    孙承宗一愣随即点头:「那就选童仲揆吧他在山东这一两年表现还算可以我和冯唐与
    其合作也都算融洽。」
    「嗯我也是如此想的。」张怀昌揉了揉太阳穴「我有意让你和紫英都回部里你任左侍郎紫英任右侍郎打算随后就向内阁诸公禀报……」
    孙承宗挑了挑眉「紫英也要回来陕西那边基本上平定下来了?「
    「嗯差不多了李腾芳在陕西干得还算顺手和紫英合作十分默契紫英已经给内阁上书建议朝廷嘉奖李腾芳…………」张怀昌笑了起来「听说陕西今年夏收收成不错比起去年前年要好得多尤其是
    紫英在陕西大力推广土豆种植放里极好…」
    「只要解决了粮食问题陕西局面其实就能稳定下来看来紫英一去陕西还是找准了问题症结。」孙承宗也赞同地点头「紫英考虑问题周全思路灵活他在部里边比我强。
    「呵呵稚绳你这就太谦虚了你若是说紫英临场应变能力强这没错毕竟他是武勋家庭出身又在边地生活多年所以应对突发状况更擅长但是真正要说到军国谋略却又比不得你老成谋国了。」
    张怀昌摆摆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还要看内阁诸位的看法但不管怎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