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癸字卷 第二百七十节 监国风云,宫内暗斗(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头最劲黄尊素都要让他几分在兵部那一帮年轻人里边名声最大。
    「母亲杨文弱可不是靠着他父亲他是实打实考出来的榜眼而且在兵部也颇得几位尚书侍郎的看重他虽然不是青檀书院出来的但是书院的山长掌院都对他十分看好认为他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张骦辩解道。
    他不明白怎么自己母亲又对杨文弱这么不待见起来了。
    他印象中母亲对这些年轻士子一直十分尊重还鼓励自己向这些士子学习和他们交朋友怎么现在又变了这般态度?
    「真才实学不是靠嘴皮子那得到下边府州县去自个儿干才看得出来杨文弱从庶吉士出来便一直在朝里他经历过什么?」郭沁筠强词夺理「和练国事、冯紫英这些人比他就差远了就算是郑崇俭、吴甡、范景文、贺逢圣这些也比他强。」
    张骦大吃一惊忍不住上下打量自己母亲:「母亲您对我们青檀书院的前辈这么了解么?郑崇俭和吴甡他们你都知道?他们都是在地方上不在朝中啊。」
    郭沁筠轻哼了一声一时间没有回答。
    这些情况都是周培盛收集回来告知她的。
    冯紫英去了陕西但是肯定在京中还有「党羽眼线」。
    永隆五年那一科据说是最近四五科里边最人才鼎盛的一科冯紫英虽然不是前三甲但是却是声誉最隆的一人而且以他为首的北地士人和湖广士人这两帮人都簇拥在他身边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
    像现在的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参议练国事凤翔府同知郑崇俭刑部主事方有度兵部主事王应熊东安知县贺逢圣大城知县范景文香河知县吴甡这些人都和冯紫英关系密切来往紧密俨然形成了永隆五年这一科的小群体。
    除开这一帮人原来青檀书院中冯紫英的同学还有不少在永隆五年那一科没有考中但是在永隆八年却都考中了进士现在正在各部观政也就是今年观政期满也将踏入仕途一样前途光明。
    像许其勋、宋师襄、孙传庭、陈奇瑜、傅宗龙、薛文周等人包括永隆八年的状元马士英都是这一群体中的。
    这样一大群人中也不完全都是北地士人像贺逢圣是湖广籍方有度、吴甡和许其勋都是江南士人马士英则是贵州士子但是他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在冯紫英周围形成了以冯紫英为核心的一个群体。
    现在朝中青年官员中大致分为三个群体一个是冯紫英这个群体以北地士子为主。
    另一个就是以杨嗣昌为核心的崇正书院群体像侯恂、侯恪兄弟包括冯紫英的小舅子沈自征冯紫英的老乡但是却和冯紫英格格不入的山东王象春都在这个群体中。
    另外一个就是以黄尊素为中心的江南士人为主的群体包括黄尊素、许獬、艾南星、汪乔年等人这个群体势力也不小不过只局限于江南士人中。
    见自己母亲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张骦虽然年幼但是久在宫中也隐约知晓自己母亲与其他几个兄长的母妃们都不太和睦而原因也不问可知都是源于自己和几个兄长未来的前途。
    这却是无法调和的矛盾自己和四哥在青檀书院中关系再好也丝毫不能改变未来二人针锋相对的局面这一点张骦其实是明白的只不过他一直不太愿意去直面罢了。
    「母亲四哥文才的确好儿子现在还无法和四哥匹敌但是儿子也一直在努力书院里的教谕们对儿子还是很看好相信再有几年儿子一定能够追上四哥……」
    张骦的话一下子就刺激到了郭沁筠的要害她声音骤然尖厉起来:「还等几年?等几年张骕早就坐上皇位日后你我母子便是案板上的肉任其宰割了……」
    「母亲四哥应该不是那样的人……」张骦呐呐道。
    「哼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在书院里边随便示好你两下你就被他感动了?口蜜腹剑谁不会?」郭沁筠真有些恨其不争了骦儿还是太老实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