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癸字卷 第一百六十一节 小露锋芒,心机若斯(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认为。都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好歹也是朝廷钦差我冯氏一门三房单传我连子嗣尚没有如何会自陷险地甚至自寻死路?”冯紫英澹然“然肩负王命有些事不得不做有些险不得不冒但起码我自家心里还是有些底的不会拿一个县城百姓来作儿戏……”
    “可是大人您想过没有您以乱制乱的办法若是中间出了一点儿纰漏那就是弥天大祸若是大兔鹘寨和波罗寺寨的人不肯服从又或者王成武的乱军中途倒戈那结果都是不可想象的。”潘汝桢忍不住了。
    “没错潘大人你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你来教我我作为陕西巡抚该如何来破局?”冯紫英反问:“真的如我方才所说从老牛湾过河去借着冯家人脉求援军来稳稳当当南下但是你可知道榆林军不可能为了陕西出上几万大军来平乱他们的责任是防范蒙古人入侵!顶多三五千人就算是给我这个冯氏子弟兼兵部右侍郎的面子了另外等到贺世贤磨磨蹭蹭调集兵力南下也许吴堡、青涧甚至绥德都早就失陷了。”
    “又或者我干脆就一路南下到蒲津渡过河安安稳稳进西安城当个太平巡抚?四平八稳地在西安城里指手画脚但你觉得那样我这个巡抚能当多久?朝廷是让我来当这样的巡抚?那换谁来不行?卢川也行孙一杰也行何必我来?”
    这番话就有些交浅言深了但潘汝桢心里却有些起伏这位巡抚大人是要对自己推心置腹?就因为自己是第一个主动来的四品官员?
    或者绥德知州米脂知县都还没来?
    不该啊。
    潘汝桢定了定神思忖了一番才道:“那按照大人所想延安府就是大人来陕西力挽狂澜的局眼了?”
    “能不能成为破局的局眼就要看官吏是否奋发将士是否效命了。”冯紫英注视着潘汝桢“潘大人我可以信任你么?”
    潘汝桢心中一跳立即起身一揖:“但凭大人吩咐下官敢不从命?!”
    冯紫英摆摆手不太满意但也在预料之中。
    这一位也算是官场老油子了干过县令又在都察院里干过御史什么没经历过想要人家纳头就拜那自己还真不敢信了没准儿就是卢川或者孙一杰隐藏得深的暗子呢。
    “坐吧无须如此客套本座需要的是能知情做事的人而非唯唯诺诺的吏从。”冯紫英意味深长地看了对方一眼“对延安府这几年的情形我来之前有所了解不太满意但是……”
    一句“不太满意”潘汝桢心中微跳但他知道这也许是好的开头可这一位给自己好的开头也就意味着鞭打快牛的鞭子还要落在自己身上那还不如真的不满意了。
    这出头椽子先烂的道理潘汝桢如何不知晓自己若是被冯紫英树立成了典型立马就就要成为整个陕西官场的众目所指卢川和孙一杰对自己的猜忌立马就要翻倍。
    纵然有这一位的遮护但是他初来乍到能有多少手段来帮衬自己呢?
    卢川和孙一杰在朝中也非没有靠山否则也不可能局面如此险恶了还能稳坐不动。
    一时间潘汝桢心情有些起伏但人家释放的善意自己又岂能置之不理?
    卢川和孙一杰这两年里对自己不冷不热自己惶恐无助现在骤然得了这般奥援却还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那自己就活该一辈子没出息了。
    想明白这一点潘汝桢心中豁然通透语气也有所变化:“大人下官……”
    “潘大人不必如此急切且听本座说完……”冯紫英语气越发闲适“延安府地理位置特殊处境尴尬加之民贫地瘠朝廷本身就没指望过此地能有多大造化但求上稳榆林下安西安东绝晋地你做得不好但也不能算差尤其是在当下连旱三年的情形下肤施周围诸县州还能掌控之中难得了……”
    潘汝桢心中微热评价中肯他满足了。
    “要说你这几年里做事有无问题也有……”冯紫英目光里似乎多了几分理解“洛川公桉鄜州命桉你未能坚持此乃一错;碎金巡检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