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壬字卷 第一百二十六节 冷彻入骨(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大缺口须得要蓟镇和大同、山西弥补上他们的军队南下毫无任何负担此消彼长他们能腾出手来的这一部分军队就是机动力量可以选择任何地点发起攻势”
    “湖广那边荆襄镇初建根本不是登莱镇对手, 湖广关系到整个北地的粮饷一旦被义忠亲王所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这还没有算如果江南中断漕运我们北地能够支撑多久?淮扬镇那边在这种情形下会倒向谁?”
    一连串的质疑和问题抛出来让在座众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他们都一致认为义忠亲王恐怕不敢这么决绝但冯紫英这么一分析似乎局面陡然倒转了湖广被王子腾控制漕运中断京畿必定动荡不安能坚持多久?
    这些问题要说众人没想过当然不可能但是他们都下意识地觉得不至于那么糟糕换一句话说如果皇上依然健康在位的确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陈继先肯定不敢动宣府军和大同镇的反叛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起码牛继宗对整个宣府军的控制力就要大打折扣大同镇那边也一样江南那边士绅也未必就会选全数倒向义忠亲王湖广这边就算是王子腾的登莱军占优但地方官员和士绅民众却不可能占到他这边朝廷要拉拢这些地区的民心也要容易许多。
    甚至还有一点那就是义忠亲王无论怎么做在大义上都无法和皇上相抗衡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人会认可这一点。
    可现在皇上昏迷不醒义忠亲王如果打起监国的旗帜大义上似乎也能勉强说得过去了有些时候一个大义看起来无足挂齿但是有些时候就能成为一个风向标变得十分管用尤其是对民众的心理影响很重要。
    但现在皇上昏迷不醒甚至可能永不醒来那情况和风向就变得不可预测。
    义忠亲王作为太上皇的嫡长子而且还做过二十年太子的身份就陡然凸显而皇上几个儿子连在座诸公都不太看得上可以想象这种情况对比下对朝野内外的冲击会有多大。
    冯紫英还不满足最后还悠悠地再补了一刀:“今年北地大旱已成定局山陕旱情极其严重便是北直山东的旱情亦不容乐观今冬明春只怕北方诸省灾民亟待朝廷赈济否则民变遍地的局面便会上演可户部现在做好了这般准备么?学生估计便是漕运正常都会相当麻烦而一旦漕运断绝这些灾民可不会管你这些他们若是没有吃的必定会闹腾起来若是义忠亲王也在其中上蹿下跳只怕就是遍地烽烟了万一这诸如白莲教一般的妖人趁机在其中兴风作浪”
    这毛骨悚然的预言更是直击在座诸公最惧怕的一点。
    蒙古人和女真人入侵他们并不担心;江南士绅鼓噪他们也不惧;可唯独如果大规模的民变才是最危险的民变再和白莲教这些会社纠合在一起那就是不可制了。
    那就不仅仅是夺嫡争位那么简单而是要改朝换代了。
    北地的旱情他们当然清楚但如果赈济不力义忠亲王完全可以在南京那边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吆五喝六地批判一番而江南湖广那边却没有这些麻烦甚至还能因为摆脱北地的包袱而更轻松这种情况下朝廷正朔反而会成为压在肩头上的担子逼得朝中衮衮诸公拿出对策来。
    要么就是迅速武力征服拿下江南恢复漕运让南方粮食迅速北运维系北地正常民生经济要么就可能是一场大乱彻底毁灭整个北地的根基元气沦为暴民乱民的天下。
    整个文渊阁大殿中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认真评估着冯紫英的这份预言。
    不得不说冯紫英的这番预言似乎是对今后局面的一种最糟糕的预判但是所有人都又下意识的往深处想这种预言发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很大非常大。
    因为到现在大家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没有做出任何应对准备单凭这一点一旦发生就只会朝着越来越糟糕的局面发展蔓延。
    叶向高看了一眼方从哲、齐永泰以及李三才三人脸色都很难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