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辛字卷 第二百零六节 墨菲定律(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旱儿子预计今冬明春北地包括京畿粮价将会暴涨看看京通二仓的情形就知道所以我和表兄也说了从两广那边通过海运运粮到榆关和大沽、北塘以及登州有段家粮铺和薛家在大沽、榆关和北塘新建了一些粮库……”
    这桩事儿冯紫英交给了段喜贵和薛蝌在做前期主要是段喜贵在运作。
    薛蝌在登莱的船队船只还是稍微少了一些吨位也不够大但下半年薛蝌也有两三艘船开始跑这条线主要是从宁波和松江转运粮食到榆关、大沽和登州这边另外冯紫英也让庄立民帮忙从庄记船队中抽调一些船只帮忙运粮而这些流动资金都是从海通银庄中借贷出来的。
    冯唐听得冯紫英介绍忍不住皱眉:“紫英北地粮价真的可能上涨这么多?不是说京通二仓的粮食已经在开始陆续补足了么?”
    冯紫英苦笑:“户部是下了订单给湖广但是这边发卖要收回来的钱银还没有见到影子呢而且我估计真正开始启运起码要等到八九月间去了甚至十月份之后才可能大规模北运但三四个月之后谁知道……”
    冯唐还是觉得自己儿子太悲观太杞人忧天了三四个月时间而已能发生什么变故?
    皇上驾崩还是义忠亲王举起叛乱大旗或者江南要和京师这边划江而治?亦或是北地白莲教大叛乱?
    怎么可能?
    不过冯唐也没有打击儿子的积极性儿子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好事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得也慎重仔细真要有什么事儿应对起来也越从容。
    “那紫英你觉得为父需要做什么?”
    冯唐的问话把冯紫英思路拉了回来想了一想之后冯紫英才道:“父亲三边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除了三边四镇的边军外北地大旱陕西尤其严重加之如陕北之地本身苦寒民风骁悍朝廷若是一味逼着裁撤固原合并甘宁裁撤士兵回乡我担心再遭遇大旱乡间百姓难以果腹回乡军士怨气甚大如枯草遭遇火星一点即燃那才真的不可收拾啊。”
    冯唐思忖了一下点点头:“紫英你的担心有道理为父在榆林时便清楚那边的收成靠天吃饭今年旱情远超往年若是这士卒裁撤归家见到亲朋故旧难以生活只怕就会点燃内心的愤懑但为父此番去却又该如何应对呢?”
    “从现在开始便着手购粮从湖广、河南乃至山西购粮运往榆林和兰州暂停裁撤固原镇合并甘宁二镇拖一拖缓一缓以观形势变化。”冯紫英一字一句地道。
    冯唐沉吟着道:“那朝廷这边如何交待?拿了银子却不遣散……”
    “难道这种应付之策父亲还用得着儿子来教么?”冯紫英似笑非笑地瞅了老爹一眼“武将们对付朝廷不是有无数套路对策么?”
    冯唐讪讪地自我解嘲一笑:“哟紫英你这是在用文臣口吻来和为父说话么?”
    “父亲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儿只要大家做得不太过分朝廷也不会怎么样裁撤固然要裁撤但是具体如何操作还不是父亲这个三边总督的权力?”冯紫英老神在在地道:“儿子倒是觉得恐怕三五个月之后朝廷未必就会让父亲你再行裁撤之举了。”
    冯唐皱眉“紫英你说得太夸张了好像这大周真的就要面临大乱一般。”
    “但愿如父亲所言一切都是儿子杞人忧天吧。”冯紫英嘴角微动“只可惜墨菲定律早就注定……”
    “什么?”冯唐没听清楚问道。
    “父亲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如果某件事情有可能会发生哪怕可能性很小如果发生了是好事那么它就不会发生如果发生了是坏事那就肯定会发生……”
    冯紫英把墨菲定律更改了一下冯唐听了之后反复咀嚼了许久才默默点头:“紫英你说的这个道理似乎还真的有些准为父回顾了一下这么些年来自己经历的许多事情越是期盼不要发生的糟糕事情往往都会发生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就像抚顺堡之变一样为父早就知道努尔哈赤和辽东镇的一些军将有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