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辛字卷 第九十七节 江南风起(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直不肯明确态度当然当下的这些士绅文臣们绝大多数都是如此他们也不敢挑得太明这也给了很多人以观望的机会。
    “那倒也不至于雨村毕竟是湖州人根基还是在江南只是他处在那个位置上众目睽睽南京六部中也不完全是我们的人肯定也有不少人一直盯着他。”
    甄应誉倒是能理解对方现在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自己这一干人谋划的大事看起来都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队。
    现在能说牢牢掌握在己方的军队就只有王子腾的登莱军但是登莱军再能打能抗衡九边精锐?
    牛继宗名义上是宣大总督但是也只能控制大部分宣府军而且宣府军士卒大多是北直、山西人如果真的两边战事一开宣府军能入牛继宗所言都能听从他的命令?
    还有大同军牛继宗口口声声说通过这么久的经营也有一部分不得志的将领愿意跟着他走了现在他更把史鼐调到了山西镇(太原镇)史家上一代保龄侯在山西镇曾经担任总兵十余年颇有根基就看史鼐能不能借助父辈余荫重新把人脉延续下来拉到一支军队了。
    甄应誉不像其兄甄应嘉那样对王子腾、牛继宗等人十分信任他一直有些怀疑这帮家伙为了助义忠亲王起事而不择手段他们在北边可以说已经走投无路了但甄家在江南却还有太多利益牵扯了。
    王子腾还要好一些毕竟登莱军已经被拉到了湖广远离了北地而且登莱军很多士卒在招募时便是有意识的在徐州等地招募所以勉强也能和南边儿挨得上登莱军也用其和杨应龙的土司军作战证明了其战斗力
    但牛继宗嘴里所说的宣府军、大同军和山西军就不太好说了。
    那都是在北地腹地中东面有蓟镇军和辽东军西面有榆林军而且这三军中也不完全是牛继宗能控制的甚至在牛继宗控制力最强的宣府军据甄应誉的了解依然有敢和牛继宗叫板的人物更别说大同军和山西军了。
    这也是甄应誉不遗余力也要推动恢复淮阳镇的原因没有一支属于己方能完全掌控的大军一旦事变北军南下江南拿什么来抵当?靠登莱军一支么?再说南北地理气候不同但是北军沿着运河南下南军能抵挡得住么?
    这是江南最大的弱点和软肋甄应誉也清楚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江南士绅都不愿意明确表态的主要原因哪怕他们愿意私下里表态支持甚至也承诺愿意给予钱粮上的帮助但是却不肯出头露面也不愿意表明身份。
    “应誉怎么你现在也这般消极气馁了?以往你可不是这样的。”甄应嘉有些不悦地看着自己的这位二弟。
    都说自己这位二弟谋定后动深谋远虑但是这种缺乏一点儿胆略气魄的性子却是他最大的弊病做什么事儿都是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这样怎么能做大事?
    “大哥不是我消极气馁这等事情要么别做要么就一定要成功否则毁家灭族你我三兄弟就会成为甄家罪人了。”甄应誉摇摇头“所以我倒是觉得子敬兄和雨村这样的态度才是老成谋国……”
    听得甄应誉对贾敬也这般赞许甄应嘉心里更不爽。
    义忠亲王对贾敬也是极为看重连汤宾尹都对贾敬十分尊重这也让甄应嘉有些嫉妒。
    要说甄家出力最大这么多年来为太子(义忠亲王)鞍前马后做了无数事情这贾敬在道观里多了十多年现在突然冒出来要来摘桃子了这未免也太让人心气不顺了。
    “行了走吧你把贾敬吹捧得这么高待会儿就能看看他又有什么好主意这么久来他又干了些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了。”
    甄应嘉一拂袖率先往里走甄应誉也只能苦笑自己这位兄长倒也是一个做实事的人唯一缺点就是心胸太狭隘了一些容不得人。
    这幢宅子紧挨着神乐观也是贾敬的要求据说是贾敬在道观里住习惯了现在没有点儿道观里的种种声响他反而睡不踏实了这样挨着也能有个念想这里也成为太子(义忠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