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庚字卷 第五十三节 名动京都(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上交涉了一番马车便进去了。
    镜园是建在积水潭南岸的一处园子这里原来前明一个官绅的园子和前明徐达幼子徐增寿建的定园比邻而居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却因为建有一个巨大的望台可以临湖北望风景极佳所以也极受欢迎。
    从元熙年间开始城中高门大户便喜欢在积水潭两岸购地建园子作为休息的别墅所在而随着兴衰更替许多官员也好巨贾也好落马的破落的病故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这些园子大多都不知道更换了多少次主人了有时候三五年又换一轮。
    这里紧挨着浣衣局据说早前亦有浣衣局一些被发配到此的犯妇想要逃出浣衣局的牢笼便利用夏日夜间泅渡而出逃到这些园子中。
    因为这些园子大多是高门大户所有便是兵马司和巡捕营的人来查访也需要看几分眼色所以大多是查后无果而这些逃出的犯妇女子许多甚至就摇身一变成为这些达官贵人的侍妾又或者走上艺伎戏角之路。
    总而言之这些似是而非的传奇故事也是把积水潭两岸的这些园子更是烘托得更加离奇喧嚣让无数外地来的官员商贾趋之若鹜。
    而还有一些园子索性就被人买下设立戏台和宴厨成为类似于后世私房菜和私家戏班一样场所当然也免不了就有些其他味道的场子加入进来变得更加活色生香。
    比起名声更大的粉子胡同来这里无疑消费层次和档次上都没有可比性私密性也更加好。
    可以说能在这里请客的非富即贵而且基本上都需要提前预订因为像这种园子基本上每日定时只接待一拨客人所以花销极大。
    冯紫英还是第一次来这等场所以往他也接到过无数次的文会诗会邀请因为自己底气不足所以他基本上都是“大义凛然”的拒绝了只说更倾心于时政策论对诗文敬谢不敏。
    不过今日和卫若兰、韩奇相聚却不需要都是老熟人虽然这一两年走动少了一些但是有着大观楼这层关系牢牢捆绑着倒也稳定。
    棕红色锦幔将整个高台三面都包裹了起来高大的木柱华贵的布幔打扮入时的歌伎精制的戏台和正在准备的戏班子侧面却还是星星点点可见画舫的积水潭加上从后院鱼贯而入送进来的菜肴冯紫英估摸着这一晚消费不会低于二百两银子。
    这才是京师城中上流社会最纸醉金迷的一幕冯紫英并非没有感受过只是这几年自己似乎一下子就距离这些东西远了起来。
    “紫英可太难得请动你了。”卫若兰乐呵呵地道。
    冯紫英坐了主宾位韩奇和卫若兰分列两边儿“怎么没见也俊兄?”
    韩奇和卫若兰交换了一下眼神“也俊兄父亲身体一直不佳所以他也要回去当孝子这几日一直未曾露面。”
    冯紫英微笑不语。
    陈继先已经许久没有露面了应该是蒙古人突破了密云怀柔一线之后他就消失在京师城的公开场合对外声称是足疾难以起身但是冯紫英却知道陈继先活蹦乱跳几乎每日都在军营中甚至连家都未曾回过。
    “那也俊兄倒是该好好回去表现一下。”冯紫英很随意地道:“子琦若兰蒙古大军尚未退去城中百姓人心惶惶你我还在这里饮酒作乐你二人倒好万一小弟被御史弹劾岂非无妄之灾?”
    “紫英小民人心惶惶正需要像你这样的英雄人物做表率饮酒作乐坐看风月反倒能向京中士民证明我大周气定神闲丝毫无惧……”
    韩奇的话里有几分调侃揶揄也有几分真心实意。
    这两日里冯紫英可谓名声再度上了一层楼在迁安城阻击内喀尔喀和科尔沁联军让敌军折戟迁安城下不得不败退北返结果却把三屯营的京营八万大军揍得满地找牙俘虏数万这等反差委实太让人无法想象了。
    尤其是京师城士民想起平素里那京营将士操演何等光鲜耀眼怎么却遇上蒙古人却变成了如此狼狈不堪心在竟然沦为了俘虏还需要缴纳赎金才能赎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