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诱饵(第1/2页)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后,方正化便与郑一官商议招抚一事。

    方正化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优厚,太让人心动,要知道他们的父亲也就一个小小的库吏,不入流那种。

    以前他们见了知县都要行礼,如今摇身一变,不但成为朝廷将军,而且还是四品以上大员。

    大明的官员非常少,吏部在册的也才三千多人。

    那怕是四品武官,也是一方巨擎,郑一官等兄弟又怎么会不心动呢。

    “大人,如今大明海域有上百股大小不一的贼寇,遍布整个海域,若大人给我足够时间,朝廷给我一定支援,我可带着我的兄弟们将其一扫而空。”郑一官投效朝廷的事情基本上定下来。

    方正化乃钦差,手持尚方宝剑,由不得郑一官不信。

    郑芝龙摇身一变,成为官府中人,那么那些昔日的同行,就成了生死之敌。

    作为朝廷命官,当然要为朝廷办事,为皇帝分忧,铲除这些不服王道的贼寇,便成为郑一官的使命。

    方正化听了郑一官的话,满意的点点,这个郑一官很懂规矩,这是在向他,或者说在向朝廷表态。

    从此以后,郑一官立场鲜明,与昔日同行一刀两断。

    毕竟朝廷开出如此高的价钱,郑一官怎么说也得拿出点让朝廷满意的好处。

    “此事不急,”方正化可还记得朱由检的命令,“你速速回去安抚一下你的那些个属下,随后同本官一同进京面圣吧。”

    “面圣”郑一官听了方正化的话,震惊的看向方正化,面圣,就是去将皇帝啊。

    方正化很满意和享受郑一官的反应,微笑道“圣上钦点,令你随同本官一同进京,不可怠慢。”

    “遵命,”郑一官一脸慎重,这个时代,皇帝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郑一官微微迟疑后,便对方正化道“大人,我等何不从海上乘船北上,如此,也好赶在年前达到京师”

    “妙”方正化眼睛一亮,也许可以见此机会给皇上献上一份大礼。

    郎情妾意,方正化与郑一官一言而和,如今大明海域最强海盗之一的郑一官正式被朝廷诏安

    而此时,御书房内气氛却异常的紧张。

    内阁大臣们拖到下午,才无奈的进宫。

    朱由检一脸平淡的翻看他昨天布置的家庭作业,一点也不着急。

    不愧是朝廷栋梁,这些人个个都有大智慧,他们交上来的答案朱由检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为朱由检解除海禁了不少意见。

    比如来宗道言,“选沿海数地,设海市,派官员监管,观效果,而后再定海禁之事”

    户部左侍郎倪元璐则在奏折上写道“特定港口,设赋税使司,专职海税”

    吏部尚书周延儒“专设一税,用于建水师之用,待水师足够之后,便开海禁,清楚海上贼寇”

    工部尚书徐光启则提到“在沿海要地建海防炮台,仿红夷,造海船,多用火器,增强水师战力”

    兵部左侍郎王象乾“造新式战船,增加水师兵马数量,平定海域贼寇”

    唯一有点反对意见,但也没有直接明言反对的是刑部右侍郎王尊德,“不可贸然接触海禁,当徐徐图之,万不可操之过急,需建强大水师保沿海安定”

    如同朱由检所料,被他大骂一顿之后,这些人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在他面前提反对意见。

    他们属下当然有人反对,毕竟海禁乃太祖朱元璋定下的,朱由检此举有违祖制。

    不过这些人几位内阁大佬知道镇压,这就是一个强硬皇帝的好处。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反对,但反对的后果他们也比谁都清楚,朱由检有的是手段来收拾他们,有的是人愿意顶替他们。

    但最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