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说实话,能换条活命吧?(第2/5页)  盖世双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绝对别想活着走出这庙门啊。
    但是……他若真按照黄东来的意思办了事后黄东来他们一行人是拍拍屁股走人了但所有善后的工作还有“背刺方泮”的责任可就全都得由赵捕头背下来了。
    这“英雄”可不好当啊谁能说清你把这事儿担下来之后是福是祸?
    正义是正义王法是王法你一个吃朝廷俸禄的捕头和江湖人物联手做掉自己的上司、即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事儿上头要是追究下来老百姓到时候会保你吗?
    这些问题赵捕头自也想得到但眼前的情况不容他有别的选择。
    “是……是。”赵捕头只能硬着头皮回了这么一声随即还借坡下驴扯开嗓子冲着人群朗声言道“诸位乡亲你们放心我赵某一定将这些恶党绳之以法给各位一个交代各位被诈的银子我也会根据搜集到的证据全数退回!”
    一听要退钱乡民们那是一片欢腾啊什么好词儿都往赵捕头身上按就差喊万岁了。
    那这事后来如何了呢?
    此处书中暗表赵捕头当日把手底下那些懵逼的捕快叫醒后真就把方泮和那帮假和尚都逮起来办了。
    他也是一不做二不休心知自己已经不能回头所以必须快速把方泮和其相关人士统统“处理”掉以防姓方的联系自己在朝中的靠山(基本上越是贪官朝中越有靠山当然靠山也都是以利益维系谈不上什么真交情)来脱罪。
    赵捕头很清楚假如这次方泮能活下来那要死的就是他。
    因此没过多久方泮就在牢中“因病去世”他仅有的几个家人也都在短时间内纷纷死于意外其中一个儿子还是在上京的路上“因歹人图财害命而亡”其下人小妾等则是作鸟兽散。
    那些假和尚就没啥好说的了本就是土匪一查身份基本个个儿都有案底再加上乌仁寺那一寺被他们杀掉并冒名顶替的和尚尸骨都还埋在寺里呢坐实了便全是死罪。
    还有就是……“把钱退还给百姓”这件事。
    其实这事儿也不难做因为雄奉山团伙要与方泮分赃所以肯定是有账本的每个百姓那里该退多少都有记录。
    那钱嘛乌仁寺里还剩着一部分不足的就拿方泮这些年贪赃枉法得来的家当补上了。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赵捕头才向上级衙门上书一封禀报了此案的前因后果。
    而当上头派人来这鄠县调查的时候这儿就只剩下了一堆已经归案入档的“铁证”和一些已经被火化的尸体了。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奇怪他一个捕头竟能将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吗?
    当然不能。
    这整个善后流程能完成得如此周密细致凭赵捕头一人之力自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有方泮的师爷帮他……便不难了。
    咱前文也说过在大朙的行政体系中知县和捕快都是吃公粮的、是公职人员但师爷不是师爷是知县私人聘请的秘书。
    按说呢这师爷应该是方泮最信任的人也是最应该为救出方泮尽心竭力的人可方泮的这个师爷却在这次事件中选择了倒戈站在了赵捕头这边所以赵捕头才能把事情处理得这么利落。
    若您要问为什么这师爷会做如此选择那我只能说起因是方泮的小妾有点儿多他一个人可能有点照顾不过来而师爷为了帮老爷照顾其中个别几个也是煞费苦心了。
    当然赵捕头和师爷的风光日子也没持续太久这俩人最后也都没落个好不过那些事已不足道也。
    至于鄠县的百姓们在戒断了雄奉山的“蒙心方”之后日子也是照样过着。
    为了纪念那位曾经帮了他们的“旭东老仙”他们干脆就把已经无主的乌仁寺改成了“旭东庙”还按照那旭东老仙的样貌在庙里给他造了座神像从此该庙久定西安香火不俗成了大朙的一景儿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眼下我们还是说回这故事中来……
    黄东来等人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