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难论孟功过 姬韦应召到(第2/3页)  即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比如羊馥、羊髦兄弟家就是如此。他俩的祖籍泰山郡,现下处於魏国的统治下。魏国朝中有好几个姓羊的大臣,就都是他俩在泰山郡的族人。

    听了唐艾的此话,羊馥、羊髦兄弟对视一眼,俱默然无声。

    张龟说道:“司马此言差矣。”

    唐艾问道:“哪里差了?”

    “孟朗虽是委身於贼,但他在虏秦国内,推行轻徭薄赋,从这方面来看,他对虏秦国中的我唐人百姓,还是有功的。且他在虏秦国内,兴学尊儒,子曰‘有教无类’,他这也算是在教化蛮夷。并又则,孟朗非是高门子弟,寒士而已,我说句不该说的实话,凭他的这个出身,就算是去了江左,或来了我定西,恐怕也定难得到重用,相较之下,当然还不如仕於虏秦。”

    张龟前半辈子的生活过得很艰辛,所以他更能从底层、务实地角度来评价孟朗的选择。

    唐艾完全不赞同张龟的看法,他冷笑说道:“自古焉有胡人为天子者?虏魏、虏秦僭号称尊,已是悖逆,孟朗从贼助虐,更是不可饶恕!长龄兄,你说的那些,都不是正理,是歪理!”

    莘迩没想到自己的一句感叹,居然引起了手下两员爱将的激烈争执。

    莘迩心道:“千里与长龄针锋相对。他俩辩来辩去的,怕是难以辨出个真章,到头来,说不得,还得请我表态。”

    对这个问题,暂时来讲,莘迩是不想表态的。

    果然瞥到唐艾的目光转向了自己。

    趁他尚未发声出问,莘迩赶忙岔开话题,笑道:“我闻孟朗早年也曾生过南下江左之念,但在征询其师意见的时候,其师说:‘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孟朗由是息了求仕江左的念头。正好赶上蒲茂的父亲为蒲茂聘请老师,孟朗遂得举荐,乃入蒲家,自此成了蒲茂之师。”

    孟朗是秦国如今极其重要的人物,对他的旧年经历,莘迩早已打听得清清楚楚。

    张龟说道:“孟朗之师所以建议孟朗无须南下江左,料其缘故,定就是龟适才所言之孟朗的族声低微了。他纵是去了江左朝廷,顶多也只能蹉跎下流,终其一生,怕也无法得展其能。”

    莘迩笑道:“能否得展其能,是他的事,与咱们无干。”问张龟,说道,“赵宴荔投降以后,现在何处?蒲茂是如何处置他的?长龄,对此,你可有查知?”

    莘迩问起了公事,张龟与唐艾不好再争论孟朗的好坏了。

    张龟答道:“已经查知。”

    仗打赢了,怎么处置俘虏?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胜利者一方的政治智慧。

    一来,因为援助朔方一事未能成功;二来,秦国打下了朔方,国力必然随之增强,莘迩的心情原本是较为沉重的,他这会儿打起精神,说道:“你细细说来。”

    张龟应诺,说道:“孟朗、苟雄出兵以前,蒲茂已在咸阳给赵宴荔父子起了宅院。赵宴荔投降之后,与诸子被送到咸阳,住进了这所宅院。蒲茂没有惩治赵宴荔,不仅给了宅院与他,且给他授了一个三品的伪将军号;赵宴荔的几个嫡子,也各得到了相应的伪职。”

    莘迩聚精会神地听罢,神情不禁略微古怪,嘿然稍顷,说道:“预先为赵宴荔父子起了宅院?这个蒲茂……,嘿嘿,倒是对自己挺有信心。”顿了下,沉吟片刻,说道,“无有诛罚,赏赐其官。”环视堂内的众人,叹道,“蒲茂虽是胡夷,小有气度!”

    羊馥以为然,用客观的语气评价说道:“蒲茂此举,近类王者之风。”

    唐艾不赞同,晃着羽扇,连连摇头,说道:“非也,非也。明公此称、参军此誉大谬!”

    莘迩说道:“哦?”虚心请教,问唐艾,说道,“缪在何处?”

    唐艾捉扇在手,侃侃而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