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五七章 文华殿之崇祯(第1/2页)  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华殿上,崇祯帝一身庄重的黄袍在身,眼光狠厉的扫视着殿内只剩下仅余的不到10个大臣,剩下的根本没随他进宫,反而等在路上,或者就守在家里,等候着向李亭投降,以好延续高官厚禄。

    此刻,铁拳军已经冲到就在紫禁城外,荷枪实弹,正虎视眈眈看着紫禁城。

    只要正阳门下的李亭一声令下,千万大军定能一下冲进紫禁城。

    但是,李亭那里枪声炮声都停了,也没有攻城的打算,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崇祯知道,现在只有薄薄的紫禁城城墙根本挡不住李亭的大军。

    现在,莫说出城,就连紫禁城已经出不去了,他剩下的只有两个选择,一则死也,二就是投降。

    现在莫说宫外,就连宫内也是大乱,有人虽不敢直接对他下手,但是尊重已经当然无存。

    现在紫禁城内,太监们有些正收集财物,将宝物偷偷藏起,有些人却召集太监,维持着秩序,他们不是为崇祯维持,而是准备迎接他们新的主子。

    刚才崇祯过来之际,叫一个太监搬椅子,那个太监竟然陡然变色道:“你个朱由检,眼看死到临头,竟还要使唤我等……”

    话还没讲完,崇祯感觉胸口犹如巨石撞来一般,这比李亭的大炮还要厉害,一下子砸醒了他。

    他已经不是一国之君,他已经没了任何的权力,哪怕在紫禁城内,他的话已经并不好使了。

    这里的太监、宫女,甚至卫士等,都不知道藏着什么心思,他已经不敢去想,他只有带着依旧跟随自己的人直接来到文华殿。

    他知道,只有这些人才是真正忠于大明朝之人。

    即使这样,望着这群最后的忠臣,他终于放心大胆的说出他的心里话,都是你们这些人害了朕,害了大明朝。

    “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咆哮完之后,崇祯紧闭牙关,扫视一周,仅有的臣子们,各个低头不语,有些已经泪流满面。

    泪水也从崇祯脸庞滑落,好一阵子,他语带哽咽的继续说道:“朕即位以来,夙兴夜寐,披肝沥胆,就为大明之中兴日夜操劳。

    当年,朕才17岁,就铲除阉党魏忠贤,以为大明中兴有望,重用袁崇焕督师辽东,实指望能五年平辽,结果呢,崇祯二年,东虏之兵,就如今天一般,围着北京城。

    让朕何以给天下交代?让朕何以给列祖列宗交代?当时只要东虏攻破城墙,我大明也许……也许崇祯二年就如今日一般。”

    “陛下,袁崇焕实该杀!”

    李邦华流着泪,跪倒在殿下哭嚎道。

    户部尚书倪元璐也跪倒在殿下,哽咽着说道:“陛下,我大明之亡,实非陛下之罪,万历年间,天启年间,国库日空,加上阉党祸国,陛下登基之际,再无多余钱粮可用,加之天灾横行,实非陛下之罪啊。”

    “哼!”崇祯冷哼一声道,“不,是朕用人之失,先是袁崇焕,后有杨鹤,让东虏,让流寇一步步做大,从而再难剿灭。杀东虏则流寇起,制流寇则东虏袭扰于后。

    最后这李亭,更是趁着国家空虚,更不把朕放在眼里。朕任命他河南总兵之后,他嚣张跋扈之际,一路杀河南之亲王郡王,将朕之宗室看做猪狗一般。不光在河南、在湖北,他之兵锋所到之处,都是先拿亲王郡王开刀,最近山东之地,他同样也是如此。

    这都是朕之错,早知今日,哎,当初就不该让李亭升任河南总兵。”

    说到这里,他叹口气又道:“若是没有李亭,只怕现在东虏之兵,也要兵临山海关,随时也可杀入京师吧?”

    不过现在再后悔都已经晚了,崇祯擦一下脸上的泪痕,冲着眼下之大臣道:“李亭进来之际,你们告诉他,善待我的子民。你们好自为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