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5章 贾文和重整尚书台(第1/2页)  三国之烽烟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三国之烽烟万里最新章节!

    丞相贾诩,录尚事,总领尚台。五官中郎将董昭擢升尚令,以前的凉公府六曹,顺理成章的进入尚台办公。

    贾诩为了加强政治集权,将尚牢牢掌控,这个朝廷可以说已经是韩炜的朝廷了。尚台的名单拟好,也会让韩炜过目。

    董昭是尚令自不必言。

    尚仆射一人,由蔡邕举荐的顾雍担任。职署尚事,尚令不在,则代行处理公务。顾雍的才华不言而喻,蔡邕不愿看他常年逗留在院做个教匠,便亲自写了举荐信。

    尚左丞杨修。掌录文期会,佐令、仆治事。其实依照杨修的才华,给个尚令都没问题,但韩炜却嫌他锋芒毕露,太过倨傲,先做个不大不小的,再磨练磨练。

    六曹尚郭奕,统掌下属六部尚,可谓风光无限。年纪轻轻就出任此要职,有一说一,全凭着自己的父亲郭嘉郭奉孝。

    三公曹孙邵,掌管年终对州郡官吏的考绩;孔融入狱,孙邵本以为自己逃不了干系,谁知贾诩并没有追究。孙邵可不知道,自己一直被闇月司监视着,并无越过雷池的半点儿迹象。否则贾诩岂会继续重用他呢?

    吏曹崔林,掌管选举和祭祀;名士大儒崔琰之弟,本来史曹尚是由崔琰担任,但是崔琰为了提拔自己的弟弟,放弃了调任中枢的大好前程,并向韩炜举荐了崔林,自己依旧为清河太守。

    民曹裴潜,掌管民生农事及一切有关修建和盐池苑囿的管理;

    裴潜也是名门之后,其父裴茂便在尚台任职过尚仆射,当年是尚令刘艾的得力搭档。后刘艾死,裴茂假托重病辞官,远离政治漩涡,待风声过后,令其子投招贤馆,入文曲殿,这才得了韩炜赏识。当然,这与河东裴氏当年鼎力支持韩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客曹成公礼,掌管护驾边疆少数民族朝贺事务;

    成公英之子自幼便跟随父亲成公英,而夜狼卫中不少都是番邦外族,长大之后调入郿坞之内为亲卫兵,自然学习了不少外族语,同样对于外族文化也是了如指掌。今番死守郿坞,立下大功,凉王妃赵雨亲自向贾诩开的口,为他谋了一个客曹尚之位。

    二千石曹钟毓,掌管司法诉讼事务;

    钟毓不用多言,这是韩炜着力培养的第二代人才,其父大理寺卿钟繇本就是力挺韩炜的,其子熟读法家经典,出任此职理所当然。

    中都官曹由郝昭出任,掌管水、火、盗贼等治安工作;

    不用说,这是郿坞之变立下大功之人,又是出自西凉嫡系,同时,这个职务也是唯一掌兵的职务,郝昭出任,相得益彰。

    又有长安院以及文曲殿纷纷出人,任职尚侍郎三十六人,秩四百石,每曹六人,职掌文起草。尚令史十八人,秩二百石,每曹三人,主。

    如今整个朝廷皆是韩炜的人,所谓的汉室忠臣都被下了大狱。像孔融这个级别的,自然住在大理寺。而像普通的士子,都被满宠送进了长安卫直属的大牢。

    当然,毒士贾诩不会姑息这些人,该杀的绝不会养在那里浪费口粮。

    而孔融这样的级别,还真不好杀,光尚台就有半数人为其求情。更有甚者,比如蔡邕更是带着酒菜去狱中找其饮酒,还有大理寺卿钟繇作陪。这样的情况,是贾诩没想到的,不得已唯有韩炜班师回朝亲自定夺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朝政大权牢牢掌控,孔融的死活反倒显得无所谓了。贾诩甚至可以断定,即使韩炜回来,也会对孔融不计前嫌,毕竟这老家伙掀不起什么风浪了,释放出狱也不在乎纠集些文人士子骂骂韩炜罢了。

    长安,尚台。

    贾诩下朝回来,摘下头顶的萧何冠,乐呵呵的坐在了主位之上。

    董昭见状,不以为然问道:“丞相,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