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3章 益州有忠臣(第1/2页)  三国之烽烟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三国之烽烟万里最新章节!

    刘璋召回张任之后,张任细说了其子刘循之死的过程,刘璋听了之后,岂能相信?遂命人将张任压入死牢,而后再行发落。

    可过了午后,便传来了韩炜大军已然屯于绵竹的消息,刘璋吓得抖似筛糠,急忙召集群臣商讨投降的事宜。

    这些天主要是张松劝解宽慰刘璋,大肆赞扬韩炜。并告诉刘璋,他投降之后的待遇;并且也说了眼下的情况不容乐观,硬碰硬的刚正面显然不可能获胜。

    刘璋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打仗他是绝对不会考虑的,所以唯有投降一辄。

    依旧是张松挑头来说投降之事:“主公,凉王宽仁,若降之,自是不亏待。”

    此时,从事郑度献计道:“今韩炜虽攻城夺地,然兵不甚多,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不如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虚击之,炜可擒也。”

    不得不说,郑度此计端得厉害!

    可刘璋一心要投降,哪里还有心听什么战略计谋?自是无心再战,面带不悦道:“退下……退下。”

    而后刘璋告诉麾下众文武说:“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

    郑度无奈,愤恨的摇了摇头,不再言语,退至一旁。

    历史上对郑度的记载并不多可以看出郑度其人却有真才实学,所以官至一州从事,但性格刚直,又秉性淡雅,所以人缘一般,官位不显。

    但从郑度所出计谋竟然可以绝处逢生,可见其实力不俗。有些类似于戏志才,也是一名筹画士,足智多谋,兼通军略,只是因为所遇非人,所以一身才华不得施展。郑度还是一名忠贞不二的忠臣,与张任一样“忠臣不仕二主”。

    接着,刘璋亲信董和,官拜中郎将,进言刘璋。

    刘璋见是董和,态度也没那么强硬了。

    董和见刘璋,问道:“主公,城中还有三万多军兵,钱帛粮草也足够支撑一年,为何轻易言降?”

    毕竟是投降,刘璋心里肯定不是滋味,自然想倾诉倾诉自己的无奈。

    刘璋长吁短叹之后,言道:“幼宰呐!我父子在蜀地二十多年,试想也没有什么恩德给百姓。如今烽烟又起,血肉捐于草野,皆我之罪过。我心中如何得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

    众人听后全都落泪。而班中有一人上前说道:“主公此言,正合天意呐!”

    众文武举目而望,说话的是巴西西充人,姓谯名周,字允南,这人向来知晓天文,今日里夜观天象之后,得知刘璋气数已尽。

    黄权听完后都想要斩杀谯周,刘璋急忙挡道:“放肆!尔等安敢害人?”

    二人皆退,侧立一旁。

    此时,再现苦谏,非是别人,正是老臣王累,官拜益州从事。他义愤填膺的说道:“主公不可!万万不可啊!”

    刘璋一看,说话的又是这令人生厌的王累,打心底里就烦。

    王累叩拜道:“主公若从张松之言,实乃自取其祸。”

    刘璋皱眉道:“先生此言差矣!凉王韩炜虽然霸道,但不失为一位仁君呐!”

    王累却说的:“韩贼入川乃是心腹之患。主公难道忘了青州曹氏后嗣吗?韩贼心术一向阴损,主公如何可知他不会加害?现在若降,西万劫不复啊!”

    刘璋压根就听不进去王累的话,是铁了心要投降,声色俱厉的喝斥道:“你莫要胡言乱语!韩炜若想加害,此时应大军兵临城下,何苦还亲自修献礼呢?”

    说着,刘璋指了指面前韩炜送来的礼物。

    而后冷哼一声,便让左右架出王累,命令法正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