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六五章 囤粮(第2/3页)  梦入红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再到大明宫来。”

    “是。”

    ......

    贾清在林如海府上等了一个时辰才等到他回来,只是他却只是回来换件衣服,立马又要去户部大堂。

    因此,贾清根本没来得及和他说上几句话。

    从林府出来,贾清又和扬叙一起去了方府。

    方守倒是没有林如海那么忙,与贾清在书房谈了半个多时辰。

    回府的路上,贾清问扬叙:“若是我要大肆囤积粮食,你觉得囤在哪个地方好?”

    扬叙沉吟一下,道:“二爷可是为边关准备的?”

    “对。”

    “二爷是为了赚银子还是为了别的?”

    “有何区别?”

    扬叙笑道:“若是为了赚银子,那没什么说的。金陵和京城,这两处地方是最稳妥的,也是最安全的。而且二爷的势力在这两个地方也是最大的。”

    “那要是不为了赚银子呢?”

    扬叙笑的有些诡异,道:“那自然是延绥和宣府了。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哥萨克骑兵若是占据了塔塔尔之后南下,首当其中的就是延绥,所以延绥肯定是未来战事的主要后方。

    但是朝廷肯定会在延绥布置重兵。哥萨克骑兵胜在速度,若是拿不下延绥,自然不敢孤军深入,而是会选择从草原绕道,进犯宣府。因为若是攻破宣府,以他们骑兵的速度,只需要半个月,便可以兵临京城。

    所以,若是敌人放弃延绥,那么必定全力攻击宣府。

    二爷若是要屯粮,宣府自然也是可以的。

    不过二爷可要想清楚,届时这两处若是战事严峻,而朝廷的粮草又运送不到位,二爷建立的粮仓,很可能就会成为兵祸的源头。到时候二爷若是不把粮食送出去,说不定还会闹起兵变,说不得最后还得落个罪名在身上,得不偿失。

    再者,万一这两地失守,二爷屯的粮,自然就成为敌军的军粮。”

    贾清笑了:“你放心,我还没有你想的那么大公无私。我虽然不曾想过发国难财,但是也不至于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延绥和宣府我是肯定不会去的。

    我之所以想提前屯粮,便是知道一但战事打响,铁定会有商人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

    只要我手中有一批分量足够的粮,就能有效的降低到时候粮食上涨的幅度,避免老百姓因为吃不起粮而饿殍遍野。

    由此,我钱也赚了,也算是为朝廷做了一件功德之事。

    退一步来讲,万一前方真的粮草不济,粮在我手中,总比在那些奸商手中要好抠出来的多。”

    扬叙松了一口气。

    他怕的就是贾清头脑发热,要舍家为国呢!

    若是那样,他必定要死命的劝谏。

    好在,贾清头脑很清醒。知道怎样才是最好的为国分忧,为民请命。

    一个真正有作为的人,是能够在不断强大自己的同时,来践行兼济天下的责任,而不是割肉济国!

    “如此的话,叙给二爷选择了两个地方。大同府,或者太原府。”

    太原自不用说,处在大后方,离延绥、宣府和大同也不远,是最合适的屯粮之地。此外,大同处在延绥和宣府的中间,是夹角处,敌军的攻势被延绥和宣府钳制,在这里的压力有限,万一延绥和宣府有难,也能尽早的支援。

    我想,朝廷也必定会在战前运送大量的物资在此处。

    不过,我建议二爷最好把地点选在太原。一来这里最稳妥安全,二则,听闻今年上半年陕西和山西气候不错,小麦和高粱都得到丰收。二爷若在这里囤粮,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囤积最多的粮食。”

    贾清想了想,道:“好吧,就按你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