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四三章 才比管乐(第2/3页)  梦入红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贾宝玉的想法,简直不能用天真来形容了。

    居然还大言不惭的批判先贤?

    庄子风采,固然令世人仰慕。但是,庄子肯定没让君王和大臣也像他一样任性而为......

    庄子一直强调君王的残暴,他说卫君: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

    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是因为他觉得君王不会在意别人的死活,伴君如伴虎,只能“顺”。他不愿意顺从,所以不做官。

    可见贾宝玉虽然推崇庄子,却对庄子的处世哲学、为政思想只是望文生义而已。

    “那你又如何理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和‘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两句?”

    贾宝玉淡然答道:“这不过是老子为了迎合世间俗人之法,强加解释而已。既说事必作于易、作于细,又何谈无为,此岂非以‘作’解释‘不作’?俗言不足信也。”

    林如海彻底死心了,揉了揉眉心,道:“宝玉......罢了,以后你可以多读些道家典籍,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可是古往今来,能够真正做好‘修身’一道的已是寥寥。

    汝......于此道有不凡的天赋才思,便以此为目标,将来,或许能成为名动一方的贤者。”

    林如海何等眼力,短短的几句问答之中,就已看出贾宝玉鲜明的个性。

    教导已是无用,不如就鼓励他成为一名贤者吧。凭他的家世,不入仕,只修身,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贾宝玉是最高兴的,曾几何时,居然有为官的长辈不鼓励他读书上进考取功名将来为官做宰的?

    林妹妹的父亲果然不是俗人。

    见林如海不再和贾宝玉说话,钟姨娘开始给贾府众姐妹派发见面礼。

    林如海这次进京为官,需要拜访的人家不会少。对于给后辈的礼品,那是准备的很充足的。

    贾宝玉也得了一份,见贾清默默侍立在林如海身边,便上前扯了扯他的袖子小声问:“你怎么不去拿?”

    贾清瞥了他一眼:“我和你们又不一样。”

    贾宝玉这才反应过来。

    钟姨娘却笑着说:“你虽然和他们不一样,但是老爷同样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可惜在船上没搬下来,回头再给你。”

    贾清立马站出来给林如海拜谢。

    林如海道:“不过是我以前用过的一些书册,给你整理了一箱子出来。对你以后参加科举或许有些作用。”

    贾清一听就知道应该是林如海当年用过的“资料”,虽然过去了二三十年,但科举考的东西又不会过时,这可是学霸的笔记本呢......

    ......

    林如海出了大观园后再次到贾母院辞别,这才随贾清回宁国府。

    路上贾清问他关于陈寿的事。

    “你打听他作甚?”

    “他曾经表示想收孩儿为弟子。”

    林如海沉默片刻,道:“你若是拜他为老师,对你有百益而无一害。不过,你既已拜了方阁老为师,若无他的同意,自然不能再拜别人。”

    贾清苦笑道:“他可是个道士,孩儿并不想拜他为师。”

    贾清在他亲近的亲人面前,果然少了些虚伪,说话也从心。

    林如海道:“这便看你自己了。不过,既然他看中你,若有机会你可以多和他接触,若能学到他一些本事,于你将来大有助益。”

    贾清忍不住问:“义父为何如此推崇他,孩儿虽也觉得他颇不简单,因为他很博学。义父既要我跟他学,他到底有什么本事是孩儿不知道的?”

    林如海淡淡道:“他大部分的本事你不需要学,我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